木蘭竹 作品

188、沿江內遷令(二更合一,還賭賬。...)

  就算楚人不抵抗內遷令,乖乖隨南楚軍隊遷徙,他們能活下來多少?

  這一點,一千多年後的順治朝沿海內遷令研究能給焦勻答案。

  沿海內遷令在康熙臺灣一戰後作廢。根據明代《嘉靖太平縣誌》與清代的《嘉慶太平縣誌》的人口對比,處於內遷範圍內的太平縣已經結束了內遷令一百多年,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穩定地人口增長,人口數量也僅僅是嘉靖年間的一半。可見沿海內遷令對百姓的摧殘。

  這段時間也有不少清朝官員寫下憐憫百姓的詩歌,描繪沿海百姓內遷的慘景。

  老百姓賴以生存的財產就是房屋、土地和糧食,就是地主能帶上些金銀細軟,留下的財產也是大頭,而普通老百姓根本沒什麼金銀細軟。

  房屋農田燒燬,他們踏上內遷的道路時,與流放何異?途中老弱者死傷無數。

  順治年間其實比南楚還好些。

  順治當時已經入主中原,幅員遼闊,所以在內遷時劃定了遷徙區,如果內遷的沿海居民能活到遷徙地,有田有地,再熬到糧食成熟,總歸是有條活路。

  但南楚國就這麼點地,內遷的楚人能去哪裡?

  朱襄放下扶額的手,鋪開紙張,磨墨寫信。

  他這封信不是寫給贏小政,也不是寫給李牧,而是寫給項燕和南楚君。

  他在信中詢問,楚人內遷後有何措施,是否給他們已經安排好活路。

  如果沒有.....如果沒有,請項燕和南楚君放楚人南下求活!

  朱襄重重下筆,力透紙背。

  ......

  李牧還未從南越回到吳城。

  現在消息流通不暢,李牧得到燕國出兵的消息時,項燕已經出兵。

  李牧雖然經過判斷,知道楚國肯定會出兵,所以立刻往回走,但也需要時間。

  嬴小政急得每日都要在渡口上揹著手逛一圈,見到秦人官吏回來,就上前問一聲"舅父舅母可好"。

  在得知舅父舅母非要把廣陵城的事處理好之後才回來,嬴小政氣得想自己划船去對岸,把舅父舅母綁回來。

  李斯和韓非一左一右把嬴小政死死按住。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要是真出了什麼事,楚人把朱襄公和太子一鍋端了,他們該怎麼辦?

  韓非語出驚人:"朱襄公名聲大,即便被俘,楚人也會禮待。"

  李斯罵道:"韓非,你可閉嘴吧!"

  韓非疑惑:"我沒說錯。"

  李斯罵道:"閉嘴!"

  韓非看向贏小政已經充血赤紅的眼睛,情商上線,乖乖閉嘴。

  雖然他心裡仍舊委屈。

  他沒說錯啊,朱襄公夫婦肯定不會有危險,頂多被請去陳都做客。他這是在安慰太子。

  嬴小政把按住他的李斯和韓非推開:"趕緊去問老師走到哪了?讓老師親自把舅父舅母捆回來!"

  韓非抬腳邁出一步,回頭:"真捆?"

  贏小政咆哮道:"把舅父捆回來!把舅母請回來!只捆舅父!"

  韓非提著下裳小跑離開,決定親自去找李牧將軍,可不能把話傳錯了。

  嬴小政氣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右手握拳使勁砸桌子。

  李斯趕緊給太子順氣:"太子,夫人與朱襄公同在廣陵,朱襄公即便想自己冒險,也會先將夫人送回來。若夫人未單獨回吳郡,就證明廣陵並無危險,朱襄公也沒想過去冒險。"

  嬴小政粗聲粗氣道:"希望舅父能有自知之明。他留在廣陵又能如何?他難道還能守城?他連我君父都打不過!"

  李斯:"......"這話就不是他該聽、該回答的了。

  他假裝什麼都沒聽見。

  贏小政知道李斯說得很對。

  舅父十分愛護舅母,就算舅父腦子抽了想要冒險,也會先把舅母騙回來。

  而舅母就算知道舅父騙她,肯定也會裝作受騙回來。因為舅母知道舅父一人去冒險,成功的概率才最大。她即便心中不願,也不會拖累舅父。

  舅母總是很聽舅父的話,留在安全的地方等舅父回來。

  嬴小政揉了揉右手,恢復冷靜:"派人向廣陵送信,問問舅父究竟要做什麼!"

  李斯道:"是!我親自去送信!"

  嬴小政甕聲甕氣道:"如果舅父舅母不回來,你也別回來了。"

  李斯苦笑道:"是!太子!"

  他就知道會這樣。

  朱襄公啊,你可千萬別亂來。

  朱襄此時沒想亂來。

  他即便想亂來,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對面可是項燕,他難道能用廣陵城這點守軍把項燕打退?不可能。所以他什麼都做不到。

  他只能徒勞無用地寫信請求項燕和南楚君放過楚人,同意楚人南下逃命,然後將這件事通知廣陵城的人,讓他們做好準備。

  陳啟抓著朱襄的袖口,雙眼無神道:"長平君,是真的嗎?怎麼可能是真的?項燕將軍怎麼能這麼對我們?"

  朱襄鎮定道:"現在沒有慌張的時間了。趕緊搶收糧食,哪怕沒成熟的水稻也能吃,總比什麼都沒有強。想南下的跟隨守軍南下,南邊還有很多田地可以開墾,雖然艱苦一些,總歸有活路。在北邊有關係的士人,提前準備好行李,待項燕一來就開門迎接,乖乖北遷。"

  陳啟垂淚,仍舊不敢置信:"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有楚國士人承受不住噩耗,暴起怒罵道:"都是你們!都是你們秦人來了,我們才會遭此厄運!"

  朱襄身後護衛皺眉,亮出刀劍。

  朱襄擺手,冷漠道:"你是想繼續自怨自艾,還是趕緊行動起來,為自己和鄉親找一條活路?還是說,你要現在就把我罵走,拒絕秦人的所有幫助,自己去面對楚軍屠刀?"

  陳啟一抹眼淚,回身狠狠抽了罵朱襄的士人一巴掌:"夠了!秦軍佔領廣陵的時候不殺我們,楚軍回來了卻要殺我們!這天下爭奪,多少城池幾經易主?誰見過收復自家城池的時候,殺自家的人,毀自家的城!楚人根本沒把我們吳越人當作自家人!"

  他蒼老的雙手狠狠顫抖,轉身狠狠跪下,朝著朱襄磕了一個響頭。

  “求朱襄公救救廣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