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65、第 165 章(王翦的捷報通過水路傳遞,...)

王翦也沒有耍任何手段。
他只是誘敵出擊成功後,在敵人全面佔據主動的前提下,堂堂正正擊敗對方而已。

  "蒙武,你知道已故將領中,誰的計謀最難破?"李牧問道。

  蒙武本來想說"武安君白起",張嘴時想到李牧說"已故",便改口道:"已故名將如雲,我說不好。"

  對蒙武的"擺爛",李牧心中頗有些無奈。

  在他看來,蒙武雖為將天賦稍差他一些,若好生學習,也不是能成為天下第二梯隊的名將。
但無奈蒙武自己沒這上進心。
 "我們現在正在楚地。計謀最難破的名將,楚國吳起可以算一個。"李牧道,"吳起一生作戰無太多奇謀,僅兵強馬壯,器銳甲固而已。"
而已。
蒙武皺緊眉頭,被迫思索李牧的話。然後他嘆了一口氣,道:"好一個而已。"

  吳起的本事在於練兵。他練出的兵,在戰力和士氣上都一等一,兵卒不僅強悍,還都願意為他赴死。

  謀略向來都是用在前期信息不明,或者以少勝多逼不得已上。若率領大兵團作戰,敵我雙方都對對方情況一清二楚,打起來的時候就只看誰厲害了。
所以吳起難以戰勝。
 "王翦的帶兵風格就是如此。他決定出戰時,就已經確定了勝局。"李牧感慨道,"他天生是秦將。只有強大的秦國,能讓他將這種作戰風格發揮到極致。"

  秦國打他國都是派出大兵團直接進攻,浩浩蕩蕩,旗幟飛揚,大老遠就告訴敵人我們來了。
所以王翦難以戰勝。
李牧不由把自己代入了王翦的敵人一方,思索自己若遇到王翦後該如何應對。
思來想去,他只覺頭痛,
若他背後的國家與秦國一樣強大,那就與王翦一同比拼兵馬強度和將士士氣,真只能應了馬服君那句"狹路相逢勇者勝"。

  若他背後的國家比不過秦國,那就只能被王翦慢慢消耗掉。王翦可以輸很多次,他輸一次就全盤皆輸。

  這時,李牧腦海裡浮現出贏小政那張倨傲氣十足的臉。

  哦,我若這麼和王翦硬碰硬,秦國損失也會極其巨大。所以我大概會被政兒用離間計除掉。

  李牧扶額,感受到了與王翦、贏小政敵對的痛苦。

  還好,現在他也是秦將。

  "你嘆什麼氣?擔心王翦勝過你一籌,你當不了武安君?"蒙武樂呵呵拱火。

  李牧瞥了蒙武一眼:"即便王翦領兵能力能與我持平,我比王翦早成為主帥十幾年,我們以同樣的速度往前奔跑,他能趕上我?"

  蒙武沒樂子看,遺憾道:"王翦可惜了。"

  李牧無語。

  可惜什麼?可惜他沒把我壓下去?你究竟和誰是朋友?

  蒙武乾咳一聲,轉移話題:"但我還是看不懂,他打直轅三隘的意義何在。"

  李牧臉上再次浮現笑意:"直轅三隘這處號稱難以攻佔的雄關被攻佔,這就是意義。"
。。。。
 "王翦把直轅三隘打下來了?"子楚揉了揉眼睛,仔細看了一眼戰報,然後把朱襄袖口拉住,不敢置信道,"王翦把直轅三隘打下來了?怎麼打下來的?"

  朱襄把被子楚扯歪的衣服弄正,無語道:"捷報上寫得很清楚。"

  子楚道:"他引誘守關楚將出兵,然後一舉殲滅直轅三隘守軍,楚將東逃,三隘被秦軍佔領,就這?"

  朱襄道:"什麼就這?"

  子楚放下捷報,站起來揹著手不斷來回踱步:"這是真的?怎麼可能?就算被擊潰,楚將還能依託關隘固守啊,楚將怎麼失敗一次就跑了?"

  朱襄又仔細看了一遍王翦的捷報,道:"王翦寫,他一舉殲滅守軍。守軍被全殲了,誰來守關?自然就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