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45、朱襄手中棍(二更合一,236w營養液...)




    朱襄思索了一會兒,道:“還是你想得明白。”



    子楚道:“現在倒是著重推行車同軌和書同文,還有秦國的度量衡。我此次離開咸陽,在巴郡和蜀郡查探了一番,統一車軌、文字和度量衡一事,民間怨憤聲音極大,只是礙於秦國的律令嚴苛,還未傳到咸陽。若等秦國統一後再一口氣推行,恐怕會引起很大混亂。”



    子楚說出自己這次探查的結果。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聽著輕飄飄,好像一道詔令就能解決一切。



    但子楚在民間打探,原來這三件事居然會激起這麼多人的反感。



    原本子楚只以為是一些不服從秦國的人故意無理由地反抗,在細細研究之後他才發現,並非如此。



    反對此事者,許多就是普通人,並沒有違抗秦國的想法。



    書同文,就代表著許多學習了他國文字的文人以前讀的書都白費了,要重新學習;



    車同軌,就代表著以前家中有車的人的車都必須廢棄,要重新買車建造車,損失巨大;



    統一度量衡,就是讓祖祖輩輩都遵循原本度量衡的庶民無所適從,生活極大不便。”而且無論買賣還是耕地,都建立在度量衡上。突然更改度量衡,商人和農人遭遇了極大的損失和不便。”子楚道,“若不是有秦兵鎮壓,或許已經有人因此反叛了。”



    朱襄道:“其實已經有人因此反叛了吧?”



    子楚嘆氣:“生出了一些小亂。”



    朱襄問道:“在巴郡?”



    子楚點頭。



    巴郡本是蠻夷之地,自有一套度量衡。現在突然讓更改,地方豪強十分不滿,多有生亂。



    朱襄道:“這些事可以和新田律配合著一起來做。”



    子楚問道:“你的意思是給人丁以新度量衡分田,逐漸讓庶民習慣新度量衡?”



    朱襄道:“還有收稅。民間交易時可以暫時不管理得太嚴格,但只要分田和收稅時用新的度量衡,民間會漸漸習慣新的度量衡。”



    “至於文字,只要律令都用秦國的文字,想要在秦國為官的人會逐漸適應。”朱襄笑了笑,道,“士人讀書習武都是為了揚名,若不給國君看,就沒有意義。待君上再開幾次考試,廣招賢才,推行秦國文字就會很快了。”



    子楚道:“那車軌呢?”



    朱襄道:“這個,或許能以賞賜的方式來引導地方豪強慢慢換車?”



    子楚想了想,道:“讓各地郡守與當地豪強交好的時候,以私人的名義贈予當地豪強車輛?”



    朱襄道:“大概就是這麼做。秦王和太子也能送車。”



    當地豪強得到了達官貴人的贈予車輛,肯定會將其駕駛出去炫耀,漸漸會造成一種開秦車的風尚。



    之後或許不強制推廣,他們就會換掉舊的車輛。



    能用馬車的人都是地方豪強,庶民與”車同軌”的命令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只要豪強願意換車,就不會有太大阻礙。



    “命令不如賞賜,學到了。”子楚笑道,“你這手本事,當相國綽綽有餘。可惜你太過憊懶,連朝堂都不肯去。”



    朱襄將半乾的頭髮束在身後:“人生在世,不悠悠閒閒地過,去故意找勞累,這不是蠢嗎?”



    子楚大笑:“這可不是勤於下地的朱襄公該說的話。若說誰最不悠閒,有人能比得上你?”



    朱襄道:“所有庶民都比我勞累。若說貴族,夏同啊,秦王難道不比我累嗎?聽聞君上當了秦王后,也是不到三更不安寢。我真擔心你的將來。”



    他半開玩笑道:“夏同,如果你真的太累,要不提前傳位給政兒。”



    子楚笑著搖搖頭:“朱襄,你是瞭解我的。”



    朱襄嘆了一口氣,道:“不說這個了。你對三家分楚之事有什麼想法?我猜我離開吳郡之後,藺贄那傢伙會親自去楚國。”



    子楚倒吸一口氣:“他瘋了?”



    朱襄聳肩:“他不是瘋子嗎?”



    子楚:“”



    這話他居然不能立刻否認。



    藺贄平時一些行為,真的有點過於瘋狂。不過事情總會按照藺贄所想的那樣發展,所以會讓人忽視他在做事時的瘋狂了。



    “有呂不韋在,他何苦自己去,若遭遇了危險該如何是好?”子楚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看到朱襄諷刺的神情,罵道,”你自己不也喜歡冒險?之前誰去蠻越之地種田?”



    朱襄:“”



    然後二人面面相覷,同時移開視線。



    大哥不說二哥,他們都差不多。



    “只有蔡澤比較穩妥。”子楚有些尷尬地嘆息。



    朱襄沒好氣道:“蔡澤穩妥?你忘記蔡澤當初怎麼用縱橫術的。”



    子楚想了起來。蔡澤可是親自去趙國當著對方的面用離間計的人才。



    哦,這個人才還去了燕國,帶著燕國的兵與李牧一起痛擊北胡。



    子楚問道:“我們中還有不喜歡冒險的人嗎?”



    朱襄想了想,道:“李牧應該不算。因為他不會自己當先鋒,而是帶大軍出擊。



    子楚再次無語。



    所以這沒有血緣的兄弟幾人,按理說帶兵打仗的李牧應該最危險,結果李牧反而是唯一不喜歡冒險的人。



    “我們再換個話題。”子楚道,“說政兒吧。政兒多高了?”



    朱襄道:“快超過你了,夏同小矮子。”



    子楚罵道:“滾!我不矮!”



    朱襄冷笑:“我們比一比身高?”



    李冰端著水果進來,準備問兩人是出門去酒樓吃,還是朱襄自己要下廚,結果見子楚和朱襄又打了起來。



    李冰十分無語。



    你們二人幾歲?比政兒還年幼嗎?



    秦國未來的君臣就是這副模樣?我要開始絕望了。



    “別打了,來吃水果。”李冰嘆著氣勸架,“你們什麼時候去吳郡?”



    快走吧,求你們趕緊走!



    李冰本來非常想念朱襄,但看著朱襄和太子打架,他就不想念了。



    就算自己是朱襄的友人,他也覺得看著朱襄和未來秦王打架會讓他前途堪憂。



    朱襄和子楚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先去巴郡。”



    李冰的臉立刻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