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38、牆上楚地圖(三更合一,作收3w5、作...)




    “這時就該蔡澤和藺禮出馬,讓他們鼓動楚國封君自立。”朱襄道,“他們的封地沒了,即便楚王保住了楚都,與他們何干?”



    韓非道:“無論他們、是否自立,只要傳聞他們、自立,就足夠!”



    韓非握了一下拳頭,道:“總會有封君,自立!”



    李斯努力轉動腦子,跟上眾人的思路,道:“貿易戰也能讓楚王和封君產生隔閡。此戰最好是等貿易戰起到一定效果之後再做。”



    呂不韋接著道:“沒錯。先讓他們改糧為棉麻,又將庫房裡糧食全換做棉布和其他貴族享受的物品,這樣再出兵,他們就沒有足夠的兵糧,會亂得更快。”



    “楚王應該不會購買太多棉布,或許楚王有糧,封君沒有。”李斯繼續道,“楚王一定會以兵糧為威脅,讓封君不準退兵。”



    韓非道:“或許還會有,民亂!”



    蒙恬焦急地撓了撓腦袋,很想也跟著說點什麼。但其他人語速太快,他跟不上。



    蒙恬都要急哭了。



    他本來以為李斯至少與他持平,怎麼就自己跟不上?連中途來的韓非都跟上了!



    我難道要成為阿父第二,未來也靠著抱大腿當副將過富貴日子嗎?



    朱襄道:“這是一個長線計劃,若成功,我們可以再次與楚國划水為治。”



    李牧挑眉:“劃淮水而治?”



    朱襄輕笑:那就看李牧將軍和王翦將軍的本事了。”



    李牧道:“那就劃淮水而治吧。”



    贏小政不滿:“為什麼不能直接滅掉楚國?”



    朱襄道:“楚國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們的王和封君就不會結成一條心。所以楚國需要最後滅。”



    李牧半開玩笑道:“哪怕只剩下一個楚國國都,也算楚國還在。”



    贏小政捏了捏下巴,道:“好吧,便宜他們了。”



    朱襄道:“拿下江淮平原還有個好處。江淮平原也是產糧大區”



    朱襄說到這,不滿道:“江淮平原水土條件如此優越,楚國好歹也經歷了吳起變法,怎麼良田還粗放管理,僅有少數貴族田地使用了牛耕和鐵農具?”



    嬴小政道:“舅父,難道你還指望楚國庶民的地裡用上鐵和青銅做的農具,讓耕牛為他們耕種?農具和耕牛比庶民的命貴多了。”



    朱襄道:“政兒,你別向他們學。”



    嬴小政無語。舅父,你覺得我傻嗎?我曾大父的曾大父都在為農人提供農具和耕牛,我還不如曾大父的曾大父嗎?



    朱襄道:“這是一個長線計劃,我先報給君上,讓君上與朝中諸公”



    嬴小政打斷道:“還是別讓大父和朝中諸公商議了,我怕他們會洩露給楚國。”



    朱襄道:“那就讓君上自己想?”



    嬴小政看著剛剛還很睿智的舅父,現在突然說起了蠢話,懶得理睬。



    舅父一向這樣,一會兒聰明,一會兒蠢笨,都不知道是不是演出來的。



    大概率不是。



    嬴小政不知道,朱襄現在的行為,在後世叫做“智商時不時掉線”。



    朱襄沒發現自己哪裡沒說對。他又與眾人商量了一會兒,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



    他一點都沒想過,秦王會不同意他的獻策。



    哪怕他說先打楚國,直接決定了軍國大事,秦王也一定會同意。



    朱襄不是有這個自信,就是自然而然便如此想了,眾人也是如此。



    呂不韋繼續北上,在楚國經商。



    這次他不僅要向封君推銷棉布、東珠、越地稀有毛皮等奢侈品”,偷偷教給他們如何種植棉布,還要借經商的機會,完善楚國的山川城池圖。



    李牧根據朱襄現在畫的地圖,將行軍路線已經描繪了出來。呂不韋現在就是要把李牧預定的路線都踩一遍,將這塊地屬於哪個封君,封君家族的品性和習慣如何,耕地和稅收情況也要打探清楚。



    王翦得到秦王任命之後,就會去巴郡練兵。



    朱襄說他和廉頗都可以去巴郡,但廉頗在攻打韓國,將來恐怕也會在他最熟悉的三晉之地。去巴郡的將領,定會是王翦。



    王翦有些緊張。



    他在給李牧當副將的時候,雖然積累了許多經驗,也增長了許多自信,但自己當主將還是頭一回。



    何況還是攻打楚國。



    有白起珠玉在前,王翦不敢自比武安君,但也想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



    此刻他要募兵、練兵,安營紮寨攻打楚國,所有事都自己一力承擔。其中壓力之大,讓他想一想就覺得晚上睡不著覺。



    李牧安慰他,當年他在雁門郡就這樣。現在王翦終於要走出第一步。



    王翦無語。李牧這是安慰他,還是在損他?



    啊,對不起,我現在才走出第一步。



    王翦沒好氣道:“為何你要來秦國?若你不來秦國,秦國之後將領最出色者必定是我,我不需要募兵練兵,直接領著秦軍百萬大軍指哪打哪。”



    李牧道:“嗯,抱歉,我來秦國了。”



    王翦差點想和李牧打一架。



    朱襄得知此事,趕緊帶著贏小政來起鬨,大喊“打起來打起來”,然後被李牧、王翦壓著練了許久的劍和騎馬,痛苦極了。



    嬴小政笑得“嘎嘎”叫。



    老師和王將軍打起來他很高興,舅父難過他就更高興。



    朱襄定下此事後,讓人一路疾行送往秦國咸陽。



    秦王柱得到朱襄的加密特急,嚇得不敢打開信。



    他拉著子楚的手哽咽道:“朱襄這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寫急報?”



    子楚也很擔憂,但還是勸慰道:“只是急報,或許又南下帶著秦軍種田而已。若真有什麼大事,恐怕李將軍和王將軍會親自來送信。”



    只要不是朱襄、雪姬和政兒出事,就不算大事。



    哪怕吳郡丟了都不算大事。



    秦王柱深吸一口氣,道:“也對。”



    他扶了一下胸口,打開信,然後信差點被扯成兩半:“朱襄要攻打楚國?!”



    子楚差點嚇得心跳過快暈厥過去:“朱襄領兵攻打楚國?!”



    藺贄和蔡澤接到秦王的召見急匆匆趕來,聞言大驚失色。



    蔡澤:“朱襄去楚國了?!”



    藺贄:“朱襄打到楚國哪了?他怎麼還能親自領兵?李牧和王翦呢?政兒和雪姬不攔著?”



    秦王柱深吸一口氣,解釋道:“朱襄說,他發現了攻打楚國的好時機。”



    子楚、蔡澤和藺贄三人同時給了秦王柱一個大不敬的眼神。



    君上,你老人家能不能說話大喘氣?朱襄發現了攻打楚國的好時機,和朱襄要攻打楚國是一回事嗎?!



    秦王柱樂呵呵道:“朱襄真是給了寡人一個大驚喜!”



    子楚、蔡澤和藺贄默默地看著秦王柱。



    君上,你才是給我們一個“大驚喜”。



    秦王柱這才發現三人的眼神和表情都不怎麼對,疑惑一會兒,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剛才的話,給這三人造成了怎樣的混亂。



    “咳,來,一同看看朱襄的信。秦王是不可能道歉的,永遠不可能道歉的,秦王柱立刻轉移話題。



    三人嘆了口氣,乖乖入座。



    朱襄先簡單描述了自己的計謀後,就將李斯、韓非、蒙恬三人所做筆錄寄了過來,讓秦王柱自己看。



    三人記錄都有疏漏,合在一起勉強能看出整場會議的全貌。



    秦王柱看著繪聲繪色的記錄,臉上不由浮現慈祥的笑容:“政兒又有成長了。”



    三人也微笑頷首贊同。



    “如此看來,確有可為。”秦王柱道,“只需稍等幾年。”



    對楚國,稍等幾年便可讓其生亂,秦王柱等得起。



    不,秦國等得起。秦王柱突然有點黯然。至於自己等不等的起,唉。



    “子楚,此事交由你做。你們三人做,切記不可告訴他人。秦王柱語重心長道,“此事連寡人也不插手。”



    子楚心頭一凜。



    他起身跪下,叩首道:“謹遵父命!”



    這不是君王對臣子的命令,而是父親對兒子的命令。



    秦王柱認為,他可能等不到這一日,所以這個計劃,要讓子楚來完成。



    子楚即便心中對秦王柱的父子親情沒有那麼純粹,此刻心裡也難免悵然。



    “兒請親往蜀郡、巴郡!”子楚道,“替父巡遊天下。”



    此時秦王、封君、地方官員都有巡視領地的習慣。太子得秦王託付,也可代替秦王巡遊天下,督促百官。



    秦王柱年老體弱,讓太子子楚替他巡遊,六國和秦國朝堂都不會警惕。



    “準。”秦王柱同意後,叮囑道,“小心身體。”



    子楚磕頭後起身:“兒知曉。”



    “三晉之地就讓廉公隨意打一打,能打多少是多少,讓六國以為我們重點仍舊在三晉。”藺贄笑道,“接下來,我恐怕也要去一次南秦了。要吞掉楚國的地,新的田賦政策推行在即。”



    蔡澤道:“我坐鎮咸陽,輔佐君上。”



    秦王柱微笑頷首。



    雖然自己可能等不到楚國覆滅那一日,但見到如此後輩,他也算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