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豬油酸菜面



 他笑著長嘆一口氣:“希望我能再多活幾年,能看到儒家希望的祭祀體系的完成。”


 從天神到地祇,從先祖到先賢,所有神靈,都應該納入朝廷官方祭祀體系。


 若能做到這件事,儒家先賢的理想就完成一小步。


 “你呢?你看到了這封文書,想要做什麼?”荀子問道。


 韓非猶豫了許久,垂頭不語。


 荀子道:“好好想想吧。我只是借走朱襄的文書,過幾日要還給君上。你幫我抄寫幾份。”


 韓非恭敬道:“是,荀子。”


 他發現,以前荀子私下仍舊稱呼“秦王”,現在改稱“君上”了。


 荀子離開後,韓非看著朱襄的文書半晌不語,而後抱著頭嗚咽不止。


 韓非抄寫了一份朱襄給秦王的文書後,他找來新結識的好友李斯一起多抄了幾份,按照荀子的要求送到咸陽學宮。


 之後眾學子爭相抄寫朱襄這封恭請秦王“敕封神靈”的文書,一時間咸陽紙貴。


 李斯第一次接觸朱襄的墨寶,晚上裹在被子裡淚流滿面。


 他經受的韓非的折磨終於有了回報!


 再堅持幾年,他就能在朱襄公回咸陽的時候親自拜見朱襄公了!


 或許年輕的士子大多心中都有狂傲之氣,朱襄這封在許多卿大夫眼中都離經叛道的上書,幾乎獲得了所有咸陽年輕學子的認可和推崇。


 他們埋頭竹簡,從各處記載中找尋先祖曾經與惡神搏鬥的事。


 其他不說,就是大禹治水所斬殺的惡神都數不勝數。以凡人之力比肩神靈,先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


 甚至自稱最文弱的儒家弟子都能搬出自家先賢的故事來佐證這一點——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澹臺滅明渡江斬龍,那龍就是江神。


 其他學派弟子紛紛用“不愧是你們”的態度回應。


 儒家弟子單人仗劍去滅個攔路的惡神,怎麼感覺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呢?是儒家人會做的事!


 李斯聽著十分嚮往,思考自己要不要拋棄法家入儒家。


 但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無奈放棄了這個想法。他君子六藝不達標,恐怕會被儒家弟子恥笑,辯論不贏人,還是算了。


 咸陽學宮的儒家弟子提到了澹臺滅明,朱襄也正好遇到了澹臺滅明的門徒。


 澹臺滅明雖是魯國人,為了弘揚孔子學說,進入當時還是蠻夷的楚國傳授學問,有三百多人跟隨他。


 後世江西會成為文化興盛之地,開科舉之後每朝每代都進士頻出,這就是根源。


 隨著李牧在鄂邑站穩腳跟,江水以南原本屬於楚國的地盤逐漸被秦國蠶食,這些儒家弟子也就有機會去拜見朱襄。


 他們對荀子很好奇。


 荀子雖然是儒家現在實質上的掌門人,但反對荀子的人非常多,因為荀子罵過大半儒門七十二賢。


 因此最對荀子不滿的不是其他學派的人,正是儒家人。


 朱襄師承荀子,他們自然很想來找朱襄的茬。


 但朱襄又是一個出了名的聖賢,他們又不好意思找朱襄的茬,便想和朱襄交流交流,再決定之後要如何做。


 結果他們還沒有得到拜見朱襄的機會,就聽聞朱襄仗劍滅神,平定楚地神靈亂象,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官祭體系。


 儒家弟子們立刻戴好高高的楚冠,再不等待,立刻前來拜見朱襄,希望跟隨朱襄。


 周禮是儒家弟子的入門課,凡儒家弟子,都更認可週朝的官方祭祀。


 楚國卻是鬼神文化興盛之地,祭祀文化與周禮有很大差距,南楚的儒家弟子心裡早就有所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現在他們有一種自己有了靠山,即將揚眉吐氣的暢快感。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嗎!


 聽聞他們的先師跟隨七十二賢之一的澹臺滅明時,就是神擋殺神。可惜他們的學問不到家。


 朱襄的名聲,簡直和他們聽聞過的祖師澹臺滅明差不多了。


 他們在見到朱襄之前,腦海裡為朱襄描繪了許多風度翩翩的畫面。


 當他們得到機會拜見朱襄的時候,朱襄正蹲在田頭嗦面。


 在朱襄的旁邊,還有一個穿著細麻衣的胖娃娃,和朱襄一起蹲著嗦面。


 在看到有人來之後,朱襄道:“等等,我再吃幾口就吃完了。”


 胖娃娃用威嚴的目光掃視了他們一遍,把碗端起來噸噸噸。


 他們倆現在吃的是酸菜面。


 南方的天氣最適合發酵酸菜,雲夢澤也盛產各種青菜。朱襄用淘米水、井鹽、花椒、辣椒醃製了薺菜和大頭菜,今日感覺身體較為疲乏的時候,就從罈子裡撈出酸菜,切碎後用豬油爆炒,倒入水後下麵條吃。


 酸菜面酸爽可口,讓本來沒什麼胃口的舅甥二人胃口大開,吃完之後不僅能補充流失的鹽分,連身體裡的暑氣都隨著滿頭大汗升騰,感覺渾身暢快不已。


 “餓了嗎?要不要吃一碗?”朱襄問道。


 穿戴十分整齊的南楚儒家弟子:“……”


 若是別人,他們已經訓斥其禮儀不周正。但面前的是名揚天下的朱襄公,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嬴小政伸手:“他們不吃,再給我一碗。”


 “晚上再吃。”朱襄道,“半下午墊墊肚子就夠了。”


 嬴小政鍥而不捨地伸手:“再來一碗。”


 朱襄敗退,又給嬴小政下了小半碗麵條:“你們真的不吃?”


 南楚的儒家弟子們陷入天人交戰。


 按照禮儀來說,他們不應該吃。但這是朱襄公親自做的美食,聞起來看起來都很美味,他們確實饞。


 朱襄看見他們的神情,笑著道:“罷了,你們大概無法像我一樣蹲在這裡吃東西。明日再邀請你們。”


 “我、我來一碗!”一個大漢忍不住道,“趕路時我們蹲在路邊吃東西的時候還少嗎?”


 其他同伴紛紛鄙視這個同門,然後對著朱襄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嬴小政嗤笑。想吃就吃唄,裝什麼裝?噸噸噸。


 朱襄見狀,也就讓人拿出所有面條,給他們下了滿滿一盆,讓他們自己分盛。


 儒家弟子們立刻警覺。


 分飯約等於祭祀分肉,這就是考驗他們的學問啊!


 他們迅速選出學問最高的人擔任分面的人,有條不紊地將麵條分發,然後用狗狗眼看著朱襄。


 朱襄:“?”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分個面還這麼嚴肅,但他能看懂這群學生的表情,配合道:“做得很好。”


 南楚儒家弟子們露出了喝醉了似的微笑。


 嬴小政搖搖頭,嘆口氣,夾起麵條繼續嗦。


 豬油酸菜面真好吃,越吃越開胃。


 待眾人吃完麵,朱襄又分給他們粗茶漱口,才在樹蔭下用乾草鋪了草墊,讓眾人坐下,聽眾人提問。


 吃飽了的嬴小政趴在朱襄膝蓋上,很快進入了夢鄉。


 朱襄戳了戳胖外甥的腮幫子,吃飽了就犯困,你不是始皇崽,你是豬崽崽。


 “朱襄公,你、你真的是朱襄公?”為首者問道。


 朱襄失笑:“是不是看著我就像一個老農,不像大儒?別忘了,我本來就是農人。”


 為首者不好意思地捋了捋頭冠的繫帶,道:“不、不是……我……”


 朱襄道:“孔門七十二賢,身份各異,習慣也各異,所以孔子才會把弟子罵了個遍。”


 朱襄對著他們眨了眨眼,道:“但根據《論語》記載,被孔子罵的弟子大多屢教不改,還是那副模樣。”


 南楚儒家弟子愕然。


 他們立刻低頭思索儒家經典上關於孔門七十二賢的記載,然後尷尬地發現,朱襄公所說的居然是正確的。


 孔子罵弟子什麼臭毛病,弟子一般到死都是那模樣。雖然孔子是師長,但弟子也有自己的堅持和秉性,雖然不會頂撞,但也是誠懇認錯,屢教不改。


 “我如果拜孔子為師,孔子大概會天天罵我不好好穿衣服,不過更大可能是孔子根本不在乎我穿什麼。”朱襄道,“只要做到了孔子所說的仁,那麼孔子就會認可我這個弟子。你們看,孔門七十二賢被孔子罵得那麼狠,孔子也沒有開除他們。”


 朱襄得意道:“所以荀子也不會不認我這個弟子。”


 南楚儒家弟子心情十分複雜。


 這個朱襄公和他們所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哪像一個大賢,倒像是他們的……師兄?


 他們端詳朱襄的面容。


 雖然朱襄發白如雪(即便他們沒見過雪),但面容十分年輕。他們再思及朱襄的傳聞,朱襄好像……好像是他們同齡人。


 不,朱襄公比我們中大部分人還年輕。南楚儒門弟子突然意識到了這件事。


 他們能出門遊歷,基本已經及冠,大部分人都將近而立之年。朱襄雖然名聲很大,但似乎年齡並不大。


 意識到了這件事後,他們有種自己白活了的感覺。


 這就是聖賢嗎?


 看見這群南楚儒家弟子不再拘束之後,朱襄再次問起他們有什麼想要求教。


 發現朱襄公和藹可親的南楚儒家弟子,依照年齡依次向朱襄求教。


 從儒門經典,到歷史典故,到當今七國國策,以及朱襄自身的經歷,和現在滅神之事,他們有太多太多問題詢問朱襄。


 朱襄一一答覆。


 嬴小政睡醒時,小拳頭揉揉眼睛,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朱襄捧著竹筒,一邊喝水,一邊還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