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瓦罐煨豬肉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面臨生存的壓力還能想著什麼道德什麼禮儀的人是聖人,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朱襄拱手,“請秦王不要將庶民求生的模樣,斥責為醜陋。”


 秦王沉默地看了朱襄許久,捏著朱襄的臉頰道:“寡人只是開玩笑。你啊,還真是荀子的弟子。”


 朱襄疼得齜牙咧嘴:“荀子天天罵我,去跟墨家、農家、法家、縱橫家過吧。”


 秦王鬆開手,大笑。


 朱襄摸著自己的臉,不明白秦王在笑什麼。


 自己剛才直言犯上了吧?秦王還笑得出來?難道語文課本中的大魔王,實際上是個好人?


 朱襄看了一眼系統好感度列表,冷漠臉。


 今天的老秦王仍舊沒有出現在我的好感列表中呢。


 白起已經快對這種情形免疫了,再也不會心慌氣短冒冷汗,而是給了朱襄一個冷漠又憐惜的眼神。


 朱襄以為自己快死了,真是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啊。


 今日副將王齕與司馬靳也來到這聚集了所有趙國降卒的慶典會場維持秩序。


 十幾萬人,分了好幾個慶典看臺,王齕和司馬靳頭皮都麻了。


 他們不敢相信,君上和將軍居然會同意。這也太危險了吧!


 他們跟隨在白起身後,也聽到了秦王和朱襄“私下”的言語交鋒。這兩個在戰場上看見別人的劍刺過來,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的宿將,居然嚇得背後的冷汗都把衣服浸溼了。


 這位高壽的秦王,隨著在位時間的增加,臣子們對他的敬畏越來越深。


 秦王一個不悅的眼神,王齕和司馬靳就會立刻跪下請罪,哪怕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朱襄的膽子也太大了,居然還敢頂撞秦王?!


 “將、將軍……”司馬靳湊上前,小聲道,“朱襄他也太……”


 白起道:“朱襄認為他回邯鄲就會被殺死,所以膽子很大。”


 司馬靳:“……”理解了又不是太能理解。至少他就算快死了,也不敢在君上面前如此猖狂。


 王齕皺眉:“真的不能讓朱襄留下來嗎?”


 白起道:“邯鄲有他的妻,他的外甥,他視作父親的藺相如。他要去換回他們。”


 司馬靳和王齕想起朱襄剛才駁斥君上的話,忍不住同時長長嘆了一口氣。


 當會場佈置妥當,瓦罐肉也差不多煨好了。


 朱襄惡趣味地弄了一個“主席臺”,在主席臺上放滿了佳餚,讓秦王和白起等人邊吃邊看。


 除了一道瓦罐肉,其他佳餚都是軍中廚子所烹飪,香不香另說,分量肯定足夠紮實。


 朱襄揭開瓦罐的蓋子,一種難以言喻的異香撲面而來,秦王的喉頭忍不住動了動。


 “你還真的有些本事。”秦王誇讚。


 朱襄為秦王佈菜,棄豬肉香菇而食土豆片。


 秦王皺眉,露出了嫌棄的表情。


 白起:“……朱襄!”


 朱襄道:“我可沒搗亂。幹菇、豬肉、調料的香味都融入了土豆中,土豆才是最好吃的。公嚐嚐?”


 秦王拿起箸,想要把土豆片夾起來。但土豆片已經被煨化了根本夾不起來。


 朱襄趕緊奉上勺子。


 秦王瞥了朱襄一眼,在朱襄的幫助下把快化掉的土豆片趕進勺子裡,送入嘴中。


 秦王眼睛猛地一瞪,嘴裡口水瘋狂分泌,呼吸都顯得有些急促了。


 朱襄得意地笑。


 他真的沒說謊。雖然戰國時期用瓦罐燉肉燒肉很常見,但燒菜中放了土豆,就是畫龍點睛。每次他在家裡做紅燒牛肉,被燉得一抿就化的土豆總是會先被搶光,肉會留到最後。


 不過只有不缺肉吃的人,才會認為土豆好吃。


 秦王正好是這樣的人。


 他誇讚道:“宮中大廚會在煨肉中放粟條,這土豆比粟條更美味。”


 秦王所說的粟條,是將小米用石磨碾碎,做成類似後世麵條一樣的食物,吃法和麵條差不多。


 朱襄道:“做法差不多。不過我用煎出的豬油調味,也是關鍵之一。我給政兒留了一本很厚的食譜,等政兒回到秦國後,秦王讓政兒把食譜給宮裡的大廚,每日都能吃到新穎的食物。”


 秦王笑著搖搖頭:“你還真是見縫插針,不放過任何請求我接回政兒的機會。好,我知曉了。”


 朱襄笑著作揖:“謝謝秦王,秦王是大好人。”


 見朱襄又胡言亂語,秦王又給了他腦袋狠狠一下,然後把整個瓦罐端到自己面前,給白起分了幾塊肉,幾個幹菇,一小勺土豆;司馬靳和王齕都只分得了肉和幹菇。


 朱襄很想說,分量很足,秦王別這麼小氣。


 被白起藉著桌面掩飾踩了一腳,朱襄乖乖閉嘴。


 秦王一邊吃肉,一邊又問起桌椅的事。


 他年紀大了,跪坐久了腿腳難受,這桌椅正好適合他。


 當聽說是“胡椅胡凳”時,秦王眉頭一皺,道:“我怎麼沒在胡人那裡見過?它們以後是秦椅秦凳!”


 朱襄:“……是。”如果他說,按照出現時間和地點也該叫趙椅趙凳,秦王會不會讓武安君把自己揍一頓後才放回邯鄲?算了,還是別作死了。


 在秦王大口吃肉,大口吃土豆,覺得幹菇口感不好全往白起碗裡丟時,慶典的節目表演終於開始了。


 各國宮廷禮樂離不開編鐘。鄉野之間的慶典沒有編鐘,只有笛子、鐵做的瓶子、瓦罐,甚至用石頭和木頭互相敲擊。


 白起還真的找來了瑟,秦兵不知道從哪翻出了箏,再加上朱襄的胡琴,絃樂也勉強齊了。


 朱襄上臺拉胡琴的時候,沒想到司馬靳居然上臺彈奏秦箏,還拉來了王齕擊缶。王齕雖然滿臉屈辱,但居然真的上臺了。


 趙軍的幾個殘存的將領拿著鼓、笛子、琴和瑟,也上臺一同演奏。


 秦王看得哈哈大笑;白起看得面無血色;趙兵和秦兵看得瞠目結舌,特別是趙兵,有幾個人差點嚇得尿了褲子,被人嫌棄地趕走。


 朱襄也覺得這一幕挺地獄笑話。


 不知道太史公這次是以什麼身份出現,還會不會繼續成為太史公。如果他還是太史公,記錄下這一幕的時候,不知道是用諷刺還是用誇讚的筆調?


 朱襄下臺時,忍不住問道:“你們二人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