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野兔野狐鴉



 朱襄所寫的內容,和他出使前與藺相如、廉頗、荀況等長輩所說的內容差不多。


 趙軍砍了趙括的腦袋主動投降,秦王本就很難再不要臉地殺掉這群降卒。朱襄這張紙上寫的內容,給了秦王一個寬廣的臺階,可以舒舒服服拾級而下。


 秦王表情緩和:“你真的能在三月之內種出能供秦軍和趙軍都能吃飽的軍糧?是你那個土豆?”


 朱襄不意外秦人已經知道土豆,道:“是。”


 秦王感慨:“如果在各地都種上土豆,豈不是世上不會有飢餓的人了?”


 朱襄搖頭:“土豆極費地力,且有劣化風險,以如今種植技術,無法久種,只能用於救荒。”


 他將土豆優劣一一道來,並詳細解說了如何種植土豆。


 秦王和白起皆聽得十分認真。


 大帳外,守衛的秦軍都忍不住後退了幾步,把耳朵豎了起來。


 當朱襄簡略說完時,白起站起身,親自為朱襄倒了一盞水,道:“朱襄,你名不虛傳。”


 朱襄喝了一點水潤喉嚨,這水居然還是溫熱的。


 “我拿得出手的本事,就只有種田了。”朱襄道,“除了土豆,我還帶了一些小麥的良種,以及我種田的心得,都獻給秦國。”


 白起這麼冷漠的人,眼底都忍不住浮現出一絲無奈。


 公子子楚曾說,朱襄有王佐之才,沒有王佐之智,真是瞭解朱襄。


 哪有這樣的使臣,把自己這一方的底牌一一掀開,直接對敵人開誠佈公?


 朱襄比白起想象中的還傻。他又拿出一卷獸皮,道:“這是趙王要先給秦國的城池。不過武安君別抱希望,趙王就是嘴裡隨便說說,之後肯定會反悔。”


 白起看向秦王。


 秦王看向白起。


 君臣二人表情夾雜著無語無奈和……些許慈祥,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個傻孩子,他當什麼使臣啊,他就是出去買東西都會被奸商坑吧?!


 朱襄看著這兩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在心裡說自己傻。


 朱襄正色道:“武安君是否認為我很傻,什麼都說出來?”


 白起和秦王:“……”你難道不傻?


 朱襄道:“這些只是我的誠意,是希求秦國放棄阬殺趙國降卒的定金。若沒有這些定金,我一介庶民,如何讓武安君相信我?”


 白起道:“只是定金?”


 朱襄點頭:“最重要的不是這些。”


 他看了白起和這位老先生的眼神交流,猜到了一件事,一件讓他很高興的事。


 他跪著轉向,朝著老先生叩拜:“庶民朱襄拜見秦王。”


 秦王:“……?!”


 白起:“……他不是君上。”


 秦王給了白起一個難以言喻的表情。他發現了,白起真的很不會騙人。


 秦王整了整衣襟,道:“請起。你如何猜到寡人的身份?”


 朱襄鬆了一口氣。他賭對了。


 他直起身體道:“秦國國內已經沒有能支援武安君的將領,也不應該有富餘的老卒。能率領新兵迅速支援武安君,這樣的威望,只有秦王能有了。所以我猜測,秦王親自來到了戰場。我又看武安君和秦王的相處,能讓武安君如此尊重的老者,除了秦王,就只剩下範相國了。”


 秦王笑道:“那為何不是範相國?”


 朱襄道:“範相國對武安侯不滿,與武安侯不會如此親暱。”


 白起眉頭微蹙。


 秦王表情略有些驚訝:“先生對白起不滿?怎會?難道你是要挑撥離間?”


 朱襄見兩人這表情,心中勝率又高了一層。


 他道:“不是挑撥離間。”


 他接下來的話,卻不是繼續說範相國和白起,而是問道:“秦王,你有一統天下的心,讓明月所照耀的皆是秦人窗臺嗎?”


 秦王嚴肅道:“當然!”


 朱襄道:“秦王有讓天下國土盡為秦土的雄心,那有讓天下黎民皆為秦民的雄心嗎?”


 秦王深深看了朱襄一眼,道:“這有何不同?”


 朱襄道:“當然不同!如果天下黎民皆為秦國子民,那麼秦王就要思考,如何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也讓其他國家的黎民逐漸嚮往秦國,安心成為秦國的黎民,不被六國舊貴族煽動反叛!秦王做好了準備嗎?不,秦王沒有,秦國上下都沒有。”


 “統一天下不只是攻城略地,更是要統一思想。如今秦國高層外來客卿比關東的人多許多,秦王有想過,他們會助秦國攻城略地,但真的願意讓秦國攻滅他國嗎?!”


 秦王大怒:“你是想說範先生不是真心輔佐寡人?!”


 朱襄搖頭:“範相國自然是真心。但他經歷過背叛,對秦王十分看重。這看重不僅僅是權力的看重,更是希望自己在秦王心中的地位永遠是第一。武安君立下滔天功勞,即便他與範相國一內一外,本不應該有衝突。但其他六國會不會派人對範相國進讒言,身為秦人的白起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在秦王心中的地位遲早會比你這個魏人高?”


 白起:“……”他總覺得這挑撥離間的話有點奇怪。


 秦王沒覺得哪裡奇怪,他皺眉沉思:“先生還會擔心這個?”


 朱襄道:“範相國曾經經歷的磨難,秦王比誰都瞭解得更清楚。所以秦王也應該明白,在範相國心中,身為伯樂的秦王你的分量有多大。”


 秦王嘆氣:“這倒是。”


 白起:“……”等等,君上,你居然就這麼被說服了?!


 朱襄雖然奇怪秦王居然如此好說話,和藺公口中飛揚跋扈的秦王完全不一樣,仍舊繼續道:“我以範相國為例子,只是告訴秦王,秦國還沒有做好統一六國的準備。這準備不是兵鋒,而是人心,是秦國朝堂上的人心。他們雖然身在秦國的土地上,但並沒有成為秦人,沒有將秦國的利益放在首位。”


 朱襄問道:“我想,武安君肯定想趁著長平大勝,兵鋒直指邯鄲,再次重現讓楚國遷都的戰果?”


 白起承認:“沒錯。”


 朱襄道:“現在趙國上下一片混亂,確實是秦軍攻打邯鄲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時機,趙國不僅能休養生息,以長平之戰激起國內兵卒仇恨,讓趙軍士氣高漲。趙國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請求其他五國救援。”


 朱襄看向秦王,道:“秦王,如果沒有範相國的計謀,穩住了趙國前來求和的使臣,讓其他五國以為秦國已經和趙國講和。其他五國趁機出兵,秦軍還能贏嗎?”


 秦王捋須道:“先生的功勞自然很大。”


 朱襄道:“所以如果秦軍如果給趙國向其他五國求援的機會,秦軍還能打下邯鄲嗎?唇亡齒寒,其他五國不會全是蠢人。”


 秦王疑惑:“你不是趙人嗎?怎麼開始慫恿寡人打邯鄲了?”


 朱襄搖頭:“我並非讓秦王打邯鄲。我只是想告訴秦王,現在是打邯鄲的好機會,但不僅秦王打不了,武安君還會因為此事召來殺身之禍。”


 他冷酷道:“武安君已經用七萬奇兵打得楚國遷都,難道還真想滅了趙國?各國客卿皆是要靠著七國戰爭來尋求富貴,武安君是想斷他們的富貴不成?”


 白起皺眉:“就因為這個理由,他們就要阻止秦國打邯鄲,並置我於死地?君上不會相信他們。”


 朱襄道:“我們打個賭,現在就把武安君要打邯鄲的事傳回咸陽,看有多少人會向秦王進言勸阻?我想就是範相國,也會阻止武安君打邯鄲。他雖然不在乎趙國,但他很在乎武安君在秦王心中的地位超過他。”


 白起問道:“你賭了又如何?”


 朱襄道:“如果他們竭力反對,就算武安君想要打邯鄲,也會受到阻撓。現在秦軍疲憊,軍糧武器不足,打邯鄲就是走在山崖間的繩索上,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如果沒有秦國其他貴族的支持,武安君你真的能拿下邯鄲嗎?”


 白起皺眉。


 朱襄對著和秦王再次磕頭道:“秦王一定比武安君更清楚秦國朝堂局勢。我說得可對?秦軍千里迢迢攻打邯鄲,後勤出一點差錯,可能都會導致武安君不能速戰速決,繼而給其他五國出兵的機會。”


 秦王沒有回答朱襄的問題,他問道:“但這和你要贖回趙軍降卒有什麼關係?”


 朱襄笑道:“有關係。秦國必定打不了邯鄲。但休養生息幾年,就算殺了趙軍降卒,趙國仍舊能在其他五國的幫助下存活。我有一計,能確保秦王回咸陽整頓好大臣,與範相國消弭誤會後,仍舊能夠輕鬆戰勝趙國,甚至比長平之戰更容易。”


 朱襄指著自己的脖子,道:“我現在已經在趙國民間頗具名聲,我給的定金,足以證明我名聲和才華不虛。如果我能在趙王都放棄的情況下帶回趙國降卒,我的名聲肯定在趙國如日中天。”


 “如果趙王在我回趙國之後將我殺了,趙國上下還會為了他拼命?”


 “當年秦國乃是春秋的霸主之一,為何秦國會突然衰弱許多年?”


 朱襄念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秦王和白起平靜的表情終於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