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始皇小桌板



 朱襄在心裡道,我這是在給自己貼金。


 這點小事,始皇帝怎麼可能處理不好?大不了春花在宮裡玩她的男寵,自己去南方幫政兒種地,兩不相見就不會讓政兒為難了。


 他又輕輕戳了戳嬴小政的臉。


 嬴小政抿了抿小嘴,小小的眉頭皺緊又鬆開,然後肚肚一翻,一腳踹開王座扶手,睡成了一個大字型。


 朱襄忍著笑把外袍重新給嬴小政蓋上。


 看著這一幕,蔡澤板著的臉浮現一絲無奈。


 看著朱襄對小外甥喜歡的勁兒,他說讓朱襄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再收養一個更好控制的孩子當嗣子,朱襄也不會聽吧。


 蔡澤想,只能他早點求官,討個封地,等朱襄老無所依的時候把朱襄接到自己封地養著了。朱襄自己真是完全沒有對以後養老的規劃啊。


 “我剛去你的廚房,看到你的肉醬罈子空了,等會兒我讓人送來些。”朱襄傾述完畢之後換了個話題,“你什麼東西吃完了就和我說啊,還要我每天來你廚房看,我又不是你兒子。”


 聽朱襄在那胡言亂語,蔡澤眼皮子懶懶一抬:“你可以叫我一聲阿父,我不介意。”


 “呸。”朱襄道,“別想佔我便宜。好了,來來來,今天教我什麼?之前的書我已經背完了。”


 說完,朱襄從袖口掏出一卷紙。


 蔡澤看著朱襄袖口裡的紙,心中不由嘆了一口氣。


 雖然他看到了很多次,他仍舊會嘆氣。


 他近日來一直在考慮,留在趙國尋求富貴是否正確。以如今趙王的魄力和眼界,就算他求得了暫時的富貴,似乎也不能長久。


 臣子的富貴依託於所在的國家和所服侍的君王。若趙王昏庸,趙國動盪,他想富貴終老的願望就不可能實現。


 蔡澤一邊教導朱襄讀新的書,把新的書抄寫在紙張上,順帶學更多的字,一邊在心裡思考自己的未來。


 朱襄死過一次之後,記憶力好了許多,幾乎過目不忘,學寫字也很快。


 這時候的書字數不多。朱襄很快就將新的書抄寫好,放進袖口,等回家自己慢慢琢磨。


 “蔡先生,你今日好像有些心不在焉?”朱襄問道,“藺公很快就會有機會推舉你出使他國,讓趙王看到你的能力。你在擔心這件事?”


 蔡澤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將心中的思慮說與朱襄聽。


 看著朱襄清澈的眼神,蔡澤心中的猶豫散去。


 他想,他可以相信自己唯一的朋友。


 “趙國經三代明君耕耘,我本以為,來趙國並能實現心中抱負。”蔡澤道,“但如今的趙王卻顯得十分平庸。民間富戶積攢家產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但散盡家財只需要一個無能的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留在趙國。”


 說完,蔡澤苦笑地自嘲道:“不過我到了其他國家,恐怕也很難被重用吧。”


 蔡澤對自己的容貌很有自知之明。要讓別人透過他的容貌看到他的才華,實在是太難了。


 朱襄思索了一會兒,道:“其實蔡先生心中,有一個能讓你施展抱負的最終去處吧?”


 朱襄並不知道蔡澤未來會成為秦國的綱成君。


 即便是學歷史的人,也不可能記住歷史上每一個大臣的姓名。何況這個時期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星太多,蔡澤實在是排不上號。朱襄對蔡澤的名字並無印象。


 他只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常識,和蔡澤看的書籍、打探的消息推測,蔡澤有入秦的打算。


 蔡澤嘆氣:“你是說秦國嗎?若非窮途末路,誰樂意西去蠻夷之地?”


 睡了一覺的嬴小政睜開眼,正好聽到這句話。


 他仰躺在舅父重新為他搭好的軟墊王座上,用黑黝黝的眼睛,幽幽地盯著蔡澤。


 綱成君,朕記住你這句話了!


 朱襄知道這個時代的士子都對秦國有很大偏見。


 這並不是因為秦國窮。


 朱襄被結伴同行的考古教授推薦過很著名的大秦連續劇,兩人一邊誇讚這部電視劇真精彩真好看絕對是精品,一邊吐槽裡面的硬傷,非常快樂。


 看著秦王抓著一把黃土嚶嚶嚶的時候,朱襄都笑出了狗叫聲。


 黃土高坡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正因為它曾經富庶,在耕種技術落後的時代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才提前耗盡了潛力,變成了現在荒蕪的模樣。


 秦國起於渭河中下游,發於雍州。


 戰國時人已經開始為土壤和田地分等級,根據《禹貢》記載,雍州的田被評為“上上等”。自戰國中期後,秦已經是最強的諸侯國之一。太史公也記載過秦國“膏壤沃野千里”。


 秦國能這麼快發跡,就是因為地廣人稀,土地還非常肥沃。


 所以各國士子嫌棄秦國,只是嫌棄秦國的風俗,嫌棄秦國是蠻夷。


 秦國孤懸中原,獨居西北。春秋時期,中原諸國和周王室都將秦國視為西戎,並不當做“同族”。


 自周平王東遷之後,秦國逐漸往東擴張,被封為諸侯,試圖融入中原這個大家庭。秦國和他們大相徑庭的社會習俗,仍然讓他國很嫌棄秦國。


 比如直到秦獻公時,秦國才廢除了自秦武公起,延續了整整三百餘年的活人殉葬制度。


 中原諸子百家對活人殉葬都非常排斥,以儒家為甚。孔子曾經說過非常偏激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西周時命令禁止活人殉葬,陪葬多用草扎小人、車馬,和現在用燒紙做的祭品類似。春秋後,各國諸侯陪葬攀比之風盛行,出現了人俑陪葬。


 孔子怒批這種殉葬制度的退化。現在你都用像人的人俑陪葬了,之後你是不是還要用活人殉葬啊?!斷子絕孫吧你!!


 從孔子的憤怒,就可以看出恢復活人殉葬制度的秦國,在有識之士眼中是多麼野蠻和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