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桑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中州(4k)

  秦桑想起瀟湘子在玉簡裡記錄的一次遭遇,打定主意,遁速如電。

  途中幾乎沒有停頓,直至抵達北荒,找到堪輿圖上標註的一個坊市,花費重金在天北樓購得囊括整個北荒山川地理的堪輿圖,對北荒有了更深的瞭解。

  不費吹灰之力,秦桑找到目標——天裂谷。

  此去天裂谷,需繞行一段,還可以接受。

  隨即,秦桑便踏上征程。

  他單人獨行,並未刻意隱蔽行蹤,但也極少接觸北荒的勢力。

  ….北荒邪魔當道,局勢混亂,大勢力都不太好打交道,秦桑現在還是以佛骨舍利為重,不想節外生枝,乾脆不與他們接觸。

  危險是相對而言的。

  秦桑和身外化身兩個元嬰中期修士,在哪裡都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遭遇北荒九災也能輕鬆應付。

  ……

  天裂谷。

  此地高原山脊,不知緣何裂開,蜿蜒無際,谷行地上,因此得名天裂。

  北荒流傳,天裂谷乃是赫赫有名的凶地之一,九災輪番發生,不知多少修仙者葬身於此。

  縱然危險,仍讓北荒修士趨之若鶩,原因便是天裂谷生長了無數珍稀的靈藥,有著別處沒有的機緣。

  天裂谷的一個缺口處,周圍山峰上人影綽綽,低階修仙者匯聚於此,專注盯著谷內濃重的雲霧,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開谷了!”

  突然有人大喊。

  接著,各山上都爆發出歡呼之聲。

  只見谷內雲氣滾滾,以極快的速度變得稀薄起來,原本視野裡白茫茫一片,現在能夠隱隱看到谷內的草木。

  所謂的‘開谷’,是天裂谷附近修士約定俗成的叫法。

  在雲氣稀薄的這段時間,九災出現的頻率將大大減少,乃是最好的入谷時機,修士都是以谷內雲氣變幻來判斷進出的時間。

  當地修士都知曉進退,對雲氣的規律瞭如指掌,不會深入谷內。

  雲氣變化極快。

  歡呼聲還未落下,如潮水般退入天裂谷深處,視野愈發清晰。

  有人按耐不住了。

  一道金光衝下山峰,一閃沒入雲中。

  下一刻,各山頭遁光閃耀,爭先恐後進谷。

  此刻,秦桑正站在不遠處的一座山峰上,看著眾修入谷的景象,不禁想起自己修為尚低的時候。

  他手裡握著一枚玉簡,裡面是天裂谷概略,據此分析出來,瀟湘子前輩記錄的那個地方,應該就在這一帶。

  玉簡上並未說明瀟湘子前輩當年為何來天裂谷。

  他在天裂谷遊歷時,意外發現一處古修洞府,是個上佳的修行之地。

  當時他以為只是一個廢棄的洞府,並未太在意,後來在北海意外得到一本古經,想起洞府的陣法,和古經上記載的有頗多相似之處。

  洞府深處似乎另有乾坤!

  對秦桑而言,洞府裡面是否有寶物並不重要,這座洞府倒是不錯,靈氣充裕,位置極佳,足夠清幽。

  修士魚貫而入,谷外已經看不到人影。

  秦桑徐徐飛入谷中,使了個咒訣,即便從那些低階修士身邊掠過,他們也毫無察覺。

  同樣被矇蔽感知的,還有谷中的妖獸。

  天裂谷常年被雲霧封鎖,內裡卻是鬱鬱蔥蔥,美不勝收。

  美景下暗藏危險。

  不過,如意寶珠的罡罩足以應付。

  他似閒庭信步,在谷內穿行,周圍漸漸看不到其他人影。

  如此走了不知多遠,來到附近修士聞之色變的天裂谷最深處。

  秦桑神色微動,終於找到瀟湘子描述的地形標誌,八座石峰呈八卦之勢排布,而古修洞府就在此地西南方向。

  他立刻轉向西南,急掠數百里,身影忽地頓住,看著面前的景象有些發怔。

  玉簡裡描述。

  這裡一座碧玉湖泊,洞府便藏在谷底。

  此刻哪裡還有湖泊的影子?

  地上出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地洞周圍溝壑縱橫,即使時隔多年,秦桑也能看出端倪,這些是劍痕!

  很顯然,此地已經被人捷足先登,連洞府也被一併毀去了。

  叩問仙道.

  雨打青石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