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馬 作品

第50章 現代化新房

 “然後我們就手掐住的這個位置,上面顯示的是這個帳篷的圍牆高兩米,也就是說,到時候我們立柱子的時候,柱子高出地面的那部分必須是兩米。當然,柱子需要插到土地裡至少1米,所以我們要找3米長的樹幹作為牆柱。同樣的,如果我們量房子的另一個邊,如果是4米,那我們就要找4米多一點的樹幹作為房梁。”

 “怎麼知道3米是多長呢?4米又是多長呢?”奇路問。

 原始語言中應該沒有“米”這個詞,江楓聽他的原音,用的就是普通話的“米”字音。

 原始人是會一點數學的,之前古夫就能把部落的人數數算得很清楚。現在的尺子涉及到度量單位,原始人用的長度單位應該是一手臂或者一步,和現代人用的長度單位不同。

 皮尺是以釐米為單位的,1米對應的刻度是100釐米。如果要引入“釐米”這個新概念,只會越解釋越複雜。

 得找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

 “你們看這裡寫著100,就是說從圓環到這裡,是1米長,也就是一根棍後面有兩個蛋這個地方代表1米長。再往外拉一段距離,我們又能看到一個符號後面有兩個蛋,這就是兩米的位置。簡單來說,從圓環那裡開始算,第一次看到兩個蛋,就是一米,第三次看到兩個蛋,就是三米。懂了嗎?”

 江楓覺得以後有必要專門教育一下部落裡的人,統一一下度量衡,要不然溝通起來太麻煩了。

 見眾人大概是明白了,江楓又拿出傘繩和一袋鐵釘說:“繩子怎麼用你們很清楚,我就不多說,需要用繩子的地方就隨便用。至於這袋子裡裝的,叫做鐵釘。它的用途很多,現在我們可以用它來把幾根木頭釘在一起,就像這樣。”

 江楓用兩根鐵釘將兩節木頭釘在一起,並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將木頭再次分開。

 眾人對釘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房子用的木頭有一拳粗就夠了,但一定要直。”江楓說了半天,搞得自己口乾舌燥,趕緊找出一瓶純淨水喝了幾口。

 他將所有材料和工具都交給古夫他們,讓古夫、奇路和雅三人一人拿著一盤皮尺,讓他們先帶著眾人試著弄一下,有問題再來找要他。

 事實證明,原始人十分聰明。

 他們先是用斧頭削尖了兩根一米多長的木頭作為楔子,將它們用斧頭敲進地面,給牆柱打洞。

 而且,他們用作牆柱的樹幹,頂端都是“丫”型,自帶分叉,方便架接。

 三把皮尺也被用得很靈活除了江楓說的那個只看兩個零的笨方法外,對於不是整米數長的頂部斜邊,他們也直接用尺子量了出來,學著江楓捏住實際的刻度,把尺子貼著樹幹,砍出同樣長度作為斜梁。

 江楓也就是在搭建頂棚時出言提示了幾句,主要是讓他們在兩根斜梁的中間再釘了一根短的橫樑,形成等腰三角形,增加穩定性,再就是讓他們在連接處多用釘子和繩子。

 不到1個小時的工夫,帳篷的頂棚就和主體牆身結合到了一起,一間房子就這麼建好了。

 儘管帳篷的部分地方還有褶皺或凸起,但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