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兩種方法

  這邊大多數都是小型動物的地盤,根本養不活棕熊。

  和直播間的觀眾聊著天,張北加快了腳步朝著目的飛快的前進。

  足足走了一個半小時,終於來到了一片翠綠色的地帶。

  目光搜尋了一圈,很快就在水坑裡發現了棕熊存在的痕跡。

  將攝像頭對準了這個水坑,張北也耐心的解釋了起來。

  “尋找野生動物一般來說都是用的糞便定位法和痕跡追蹤法。”

  “狐主任平常玩屎就是用了糞便定位法。”

  “通過新鮮程度可以大致確定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

  “而痕跡追蹤法就是尋找目標動物活動的痕跡,根據其新鮮程度找到它的活動範圍。”

  “我們眼前的這個水坑就是大型動物打滾讓裡面的泥土四濺,才會形成這種噴射的痕跡。”

  “而能造成這麼大範圍的目前來看只有野耗牛和棕熊才有可能。”

  說話間張北已經觀察結束,繼續邁動起了腳步。

  “野耗牛通常都是群居,如果有痕跡的情況下不會只有這麼一點。”

  “也就是說,這極可能是棕熊留下來的。”

  “而根據草葉上還沒幹的泥點就可以判斷出來,這隻棕熊離開的時間不超過三個小時。”

  張北直播間經常能見到他和狐主任憑藉著目光就能確定是什麼動物走了多遠。

  這次的解釋也終於讓這群觀眾明白了這倆人是用的什麼辦法了。

  經過水坑走了半個小時,張北在一塊岩石的旁邊發現了一大坨狐主任的玩具。

  沉默了片刻之後,張北還是嘆了口氣,不情願的邁動著腳步走上前去。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糞便定位法的是怎麼用的。”

  畢竟張北不是狐主任,對於糞便這種東西有著內心的牴觸感。

  但科普這種事總歸是要做的,眼前這一大坨剛剛好用作教材。

  “使用糞便定位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判斷出這一坨是什麼動物的。”

  “比較簡單的辨別就是通過沒消化的殘渣。”

  “帶有毛髮的基本上都是食肉動物,有種子樹葉這一類的都是食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