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出發金陵


  不過今天的時間不多,張北也不能和小傢伙玩太久。

  天黑還沒下山的話,今晚上估計就要在山上過夜了。

  張北倒不是排斥這點,但明天要帶著田妹妹去參加競賽,這種事不能被耽擱。

  田浩找他的意思張北倒是清楚,無非就是選擇保送哪個大學而已。

  人脈的不同接觸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田浩很清楚張北知道的東西絕對比自己多,幫助妹妹選擇大學的話也會比自己清晰。

  這種情況下讓把頭子幫忙毫無疑問是最優解。

  想到這張北也揉了揉眉心,仔細思索著合適的學校。

  別管這次的競賽最終拿了多少名,能參加這種頂級的競賽基本上已經預定了一個大學的保送名額。

  拿獎和不拿獎的差距無非就是待遇的問題而已。

  國內競賽的第一名,到了國際上最差也是前三名。

  千萬別小看了華夏人對於考試的研究。

  國外面對這種競賽是真的依靠知識儲備去答題,但國內的教育……

  說句不客氣的,這種答題類的情況只要讓華夏參與了,最多兩年,前三名基本上都可以包攬。

  一群老教授對題目進行解析,通過歷年的競賽題目分析出大致的範圍點。

  然後將參加競賽的學生針對性輔導,再配合上無數教師辛辛苦苦搭建出來的龐大題庫。

  在這種環境下鍛煉出來的學生,你讓那群連課後作業都少得可憐的國外學生拿什麼去比?

  張北雖然沒參加過這種競賽,但也知道一些內幕。

  其實現在世界上很多比賽都是默認不邀請華夏參與。

  就比如曾經火了無數年的奧數競賽,一直以來都是歐美包攬前三名。

  然後零幾年那會不知道舉辦方腦子是不是被什麼東西砸了。

  突發奇想的想要遏制一下日益發展的華夏,軟實力上打擊一下也算是另一種方式。

  於是那年華夏帶著三名學生參加了。

  結果很慘烈,別說前三名了,就是前十都沒進去。

  但第二年,華夏一名學生拿到了第二名。

  第三年,華夏所有學生包攬了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