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274章 第 274 章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這幾乎等於初挽以一己之力為國家挽回了十件文物的損失!









範文西:“等我們回去後,該怎麼辦怎麼辦,吃水不忘挖井人,初挽對我們國家文物追索的貢獻,我們必須得記著啊!”









***********









十件文物已經安排妥當,即將跟隨幾位專家回國。









這時候,德國美術博物館卻突然出了一樁大新聞,瞬間讓整個世界的文藝圈都目瞪口呆。









原來那位美術館的副館長在聽到初挽的話後,當時理直氣壯不以為然,不過事後,不知道怎麼著,越看越覺得彆扭,懷疑的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他終於忍不住,翻查各種資料,甚至把這幅畫最初被展覽的畫面都找出來。









經過仔細對比後發現,真的掛反了!









這位副館長馬上把自己的發現昭告眾人,所有的人都聽說後都震驚了。









大家忙去看那幅畫,進行對比,果然,原本應該是較為厚重密集的線條在上,現在竟然成了厚重線條在下了。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可是,可是我們一直都這樣,這麼多年一直都這樣……”









大家還以此做鑑賞來寫藝術評析文章,開藝術交流會,總之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甚至有幾位藝術鑑賞大師,言之鑿鑿,說這個厚重線條在下說明了什麼什麼,簡直跟真的一樣!









好了,現在有人說,掛反了,所以大家都分析反了?









那大家分析得算什麼?藝術鑑賞大師的臉呢?









然而,副館長對於這個發現太興奮了,他手舞足蹈,很快搞得眾人皆知。









他甚至接受了德國電視臺某個藝術節目的採訪。









“是的,我也沒想到,這太神奇了,這幅畫竟然掛反了,它已經掛反了四十多年。”









“對對對,是來自中國的初挽女士給了我們提醒,她認為這幅畫給她一種顛倒感,我才注意到,我對這幅畫的歷史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竟然發了!我證實它確實反了,這結果太奇妙了!”









電視臺記者問起現在怎麼辦,副館長為難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已經研究過了,這幅畫已經倒著掛了很久,它是用特殊方式固定的,你們知道的,特殊方式固定,所以我們必須研究一個辦法,在不毀壞這幅畫的情況下,將這幅畫倒過來。”









於是接下來,德國藝術界最大的新聞,就是研究怎麼把那幅畫倒過來……









範文西等專家看到這一幕,簡直是哭笑不得。









這簡直是一場鬧劇,跟一個大笑話一樣,一幅畫倒掛了幾十年,大家對著欣賞了幾十年,結果這些頂尖大師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









不過想想,倒是也沒什麼,其實哪個國家沒幾個笑話呢。









比如日本那毀掉日本考古界的七十萬年曆史,比如中國那騙倒了整個文物圈的洛陽高仿陶俑,相比之下,一幅畫倒掛幾十年倒也正常。









反正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大家引以為鑑吧。









諸位中國專家就在哭笑不得中,就這麼上了飛機,帶著十件中國文物,回去了中國。









陸守儼和初挽看看事情差不多了,也打算走了,誰知道他們還走不成了。









德國媒體一擁而上,紛紛開始採訪初挽,他們對初挽驚為天人,覺得她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鑑定大師,認為她對藝術有超凡的品味,他們都想邀請初挽上電視臺採訪節目。









初挽倒是也不推脫,她如今的想法裡,是儘可能多地傳播中國歷史和文化,讓中國的藝術薰陶更多人,影響更多人,這也是擴大東方文化影響力的一個機會。









初挽頻頻參加了幾次邀請,電視臺採訪和演講等,她侃侃而談,談起中國瓷器和德國瓷器,談起歷史淵源,大家發現,這個年輕的東方女人對德國的歷史竟然瞭解得那麼透徹,而且她言談中表現出的眼界和胸襟是如此讓人敬服,她對藝術的鑑賞更是讓大家驚豔。









至於那件沸沸揚揚傳遍全歐洲甚至傳到全世界的“名畫倒掛四十年”更是為她那無以倫比的藝術鑑賞力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光。









初挽在接連參加了數次採訪後,終於打算功成身退,和陸守儼一起離開。









而就在他們離開的前一晚,突然,費舍爾一通電話過來。









電話裡,他的聲音都變樣了:“那,那件古高麗青瓷,那件青瓷——”









初挽:“費舍爾先生,發生什麼事了嗎?”









費舍爾顫聲說:“我聽說消息,說中國新發現一件汝窯。”









初挽:“嗯,是,我也看到報紙了,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費舍爾:“可,可那是我們的古高麗青瓷啊!”









初挽:“是,就是那件。”









說完,她誠懇地道:“說起來,費舍爾先生,我非常感謝你,感謝你願意將它還給我們。”









費舍爾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很久後,他終於道:“你早就知道那是北宋汝窯了?”









他懂了,一下子什麼都懂了。









這個中國女人太精明瞭!









初挽:“費舍爾先生,我並不能確定,我只是知道,恰好我太爺爺曾經有過這樣一件瓷器,所以很想帶回國,誰知道這竟然是北宋汝窯呢。”









費舍爾長嘆一聲:“我們守著那件瓷器幾十年,我們竟然沒看出,在我們的博物館裡,竟然有一件罕見的北宋汝窯!”









竟然就這麼被他親手送到了中國!









關鍵就在昨天,他還在為自己的計謀沾沾自喜。









結果今天,他就為自己的傲慢和自信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