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 作品

第673章 紅線,青燈一盞

盂蘭盆,其實是梵音,音譯而成。

  意思是解救靈魂免受倒懸之苦。

  到了這一天,寺院裡會舉行盛大儀式,主持率眾高僧繞壇、誦經、灑淨,大眾隨行繞行,口誦《盂蘭盆經》三遍;然後跪下隨住持誦唸祝詞,之後起立,聽維那唸誦佛名,隨磬聲行跪拜禮,禮畢解散,就進入狂歡了。

  信徒會用大木盆載了齋食鮮果供養佛前。

  而且,信徒會攀比誰家的盆子更大,物品更豐富。

  當然,還有文人墨客充斥其間,尋那姿色出眾的上香女子眉來眼去曖昧一番。

  人群裡還有“擠神仙”的潑皮無賴,這兒蹭一下,那兒摸一下,趁著人頭攢動也不知道是誰動的人,揩人家小娘子的油。

  間或夾雜著小商小販的叫罵聲,還有乞索兒“郎君娘子行行好”的央求聲。

  那人間煙火氣,真是再濃厚不過。

  不僅如此,大富大貴的人家還會帶了自家的或者出錢請來的戲班子,到寺廟裡來唱大戲,看戲的圍觀喝彩。

  一旁還有百戲雜技,走繩子的,拋刀的,頂杆的,舞獅的,那叫一個熱鬧非凡目不暇接。就這樣還不過癮,最後大家還會抬著佛像和供品遊街,歌舞團和百戲都在隊伍裡巡遊,一直狂歡到天黑。

  安國寺為了照顧沒多少文化的普通大眾,在這一天安排“俗講”。

  所謂“俗講”,就是把晦澀難懂的佛教經義用通俗易懂並且誇張詼諧的故事表現出來,就是發揮一些和尚說學逗唱的本事,將六道輪迴啊,困果報應啊一類的故事說給大眾知道。

  因為大部分人不識字,對於這種娛樂方式,百姓是十分歡迎的。

  青燈和尚就被安排了在中元節盛會時說相聲的任務。

  哦,是“俗講”的任務。

  青燈這段俗講,是單口。

  還別說,青燈和尚畢竟是有學問的人,用佛教小故事編的這段“俗講”,詼諧幽默、風趣生動,但一點也沒有下三路的葷段子。

  而且唐停鶴曾經是朔北王世子,那是什麼身份?

  現如今一襲灰撲撲的僧袍,頂著個光頭,站在臺上說相……呸!俗講!

  唐停鶴心中傷感啊。

  所以一上了臺,他不苟言笑、蔫頭耷腦,絮絮叨叨的,再配上他那別具一格的故事……

  噫!青燈大師竟頗有笑星中的“冷麵殺手”的氣質。

  寺廟裡已經開始籌備盂蘭盆節了。

  佛像前一條條的高低臺正搭建起來,那是準備給香客們放供物的。

  院子裡的祭壇、俗講的講壇,也正在搭建之中。

  唐停鶴雖然羞於上臺說相……俗講,可方丈真把任務交代下來了,也怕說的不好丟人。

  這是皇家寺院,能在這兒有點身份的和尚,多多少少都有點本事的。

  他不想一直混跡在最底層,總要有所表現才是。

  所以,他便在一處偏殿,一個人壓低了聲音,比比劃劃地說著詞兒,免得一上了臺卡殼。

  紅線倒是不想在盂蘭盆節時來湊熱鬧,而是正逢亡母祭日,因此來寺中祭奠。

  捐了香油錢,給佛祖上了香,祈了福,又到供奉堂中母親的牌位前叩頭上香。

  雖然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至今想來,紅線依舊心酸。

  合什禱告良久,紅線才輕輕起身,提起裙襬,款款地走出了供奉堂。

  沿著廊下本想出寺,她便看到了一座空曠的偏殿裡,一道熟悉的人影。

  那怕一身錦繡換了僧衣,頭頂的巾冠也剃了光頭,可那側臉兒躍入眼簾,如何不認得?

  紅線不由怔住。

  青燈和尚在裡邊比比劃劃地說著,抖著包袱兒。

  臉皮子有些僵硬,動作也一樣僵硬,看起來,還是不太習慣表演的樣子,但仍在努力地練習著。

  紅線就站在門邊,望著偏殿裡極投入表演的青燈。

  安青子和唐停鶴初相識,便是在朔州大雲寺中。

  那一日,也是安青子為母親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