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會遺老三語誅心

  南湖水道多日來依舊滴水沒有,盧陽王已經知道了南山知府當眾跟他叫板,表現得極其決絕,那就看誰熬得過誰?

  他也決絕得很。

  一開始那些民眾還有一點點希望,因為水道跟一般的資源不一樣,盧湖水是盧江上游流下來的,積得多了,總得有個地方排出去,否則,盧湖再大也裝不下,到了時候,盧陽王不開閘門也得被水衝開。

  大家覺得最終總能解決問題。

  要麼盧陽王頂不住。

  要麼盧湖大堤頂不住。

  但是,有個消息傳來讓民眾徹底崩潰。

  盧湖有兩個缺口。

  這邊大壩封死,水從另一個缺口流出去了,那個缺口跟南山這邊隔著一座山,中間就是一座荒谷,白花花的水流毫無意義地從那個無人荒谷流入了洞庭湖。

  盧陽王在那個缺口那邊建了一座莊園,原本叫金園,現在金園改了名字叫“水榭山莊”,為啥呢?這山莊新增添了一道奇景:一座寬闊無邊的瀑布從萬丈高山飛洩而下。

  這座瀑布,就是盧湖水形成的。

  盧陽王很開心地每天邀請各屆名流去他的水榭山莊作客,遊玩,甚至還有一個詩人剛剛寫下金光詩,其中有兩句是這麼說的:“水榭樓高三百丈,一帶碧波落九重。”

  一帶碧波,就是盧湖水!

  南山府五百萬民眾的生命之源,就這樣成了盧陽王府一座莊園的景觀。

  這份悠閒透出的是決絕姿態。

  盧陽王告訴世人的是:你林蘇硬,我盧陽王難道就不硬?

  你不拿錢買水,我寧願將所有的盧湖水全都變成免費景觀,也不給你一滴!

  這種對峙將是長期的。

  南山府缺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南山百姓如何頂得住?

  三天過去了。

  南山城慌了。

  五天過去了。

  七縣慌了。

  特別是手頭有大量地產的地主們,心中如同貓兒抓。

  要知道,大蒼各縣千年來土地兼併已經非常嚴重,幾乎每個縣的土地,都掌控在幾個或者幾十個大地主手中,這些人所有的財富幾乎都是土地,一旦長期缺水,土地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南漳縣陳佳和就是這樣一個大地主。

  他擁有上好水田1120畝,這是他祖宗八代的所有積累,依靠幾百個佃農租田收入錦衣玉食,還將兩個兒子培養成了讀書人。

  一開始的時候,他是毫不在意。

  南山知府跟盧陽王鬥法?呵呵,雞蛋碰石頭而已,要不了幾天,這知府就會換人,一切都將歸於原狀,於他毫無影響。

  但是,他信息靈通了些,跟京城那邊一聯繫,他突然發現事情跟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這個知府,乃是大蒼官場、文道中赫赫有名的青蓮第一宗師,官場史無前例的攪屎棍,即便當今陛下都欲除他而不可得,他手下至少死了四五個二品大員……

  這些過往傳奇經歷一出來,他突然發現,這個知府,不同於一般知府。

  他不是雞蛋!

  他有可能跟盧陽王長期抗衡!

  老天作證,這個長期抗衡,才是最要命的!

  因為在抗衡期間,兩方都得強硬,盧湖水道,將會長期乾涸!

  南山缺水,不是一朝一夕,將是長期的……

  水田如果經常斷水,還算什麼水田?

  就在此時,管家來報:有一箇中州老闆過來收田產,據說河西那邊的丁老四剛剛將自己的三百畝水田全賣了,舉家搬到了中州。

  陳佳和心頭大顫,他不是蠢人,他知道地主賣田產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塊地方已經難有生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