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海寧新學

  抱山身邊的一個老人緩緩點頭:“狀元郎說得對!如果不交錢,村民們必定將所有兒子全都塞進學校,人太多也管不過來……”

  一個全新的共識,就這樣達成。

  經費問題解決了,關於學院的運行初步思路也就清晰了。

  接下來是課程設置的問題。

  這一點,對於抱山和那幾個大儒而言,基本沒什麼討論的餘地,全天下私塾、學院都一個模板,老師拿四書五經進行教導,漫長的時間中,總能從渣土中煉點金子出來,哪怕教一百個學子中,有一人考中進士,這輩子都值了。

  但沒有人想到,最不需要討論的話題,卻是討論最激烈的。

  林蘇堅持分類施教。

  什麼叫分類施教?對於有科考前途的學子而言,按傳統教育模式去教育。

  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教他們算術、教他們識字即可。

  剛才站出來支持林蘇的那個大儒丁成儒怒了:狀元郎,學子讀書,不向聖道卻向邪道,這是誤人子弟!如果狀元郎堅持如此,老朽不教了,回斗方山去也!

  這個大儒可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前輩,學術也好,為人也罷,全都無可挑剔,抱山費了好大的勁才將他從山上請下來的,事後,抱山約其他人,也都拿他當標杆,你看丁成儒都來了,地兒不好他會來?他都去了,你去也不丟人吧……

  所以說,他基本是大儒團隊的主心骨。

  他這一去,大儒團隊當場散架。

  抱山急了……

  林蘇道:“丁大儒,你也是參加過殿試的,卻不知你參加殿試的那一屆,多少人參考,錄取者幾何?”

  那一屆?

  參考者四萬五千,錄取者441!怎麼地?

  丁成儒硬著脖子冷冷回應他。

  林蘇道:“這只是殿試一道關卡!我們再說說縣試、鄉試、會試……縣試百中取五,鄉試百中取三,會試百中取二,殿試百中取一,就以中舉作為國家有用之才為標準吧,你能否告訴我,百萬孩童踏入學堂,最終有多少人成為國家有用之才?又有多少人能破出殿試,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丁成儒完全麻了頭,百萬孩童?

  縣試百中取五,鄉試百中取三,會試百中取二,殿試百中取一……

  怎麼計算這中間的人數?

  這是算術考試題麼?

  這麼大的數字,沒人算得出來!

  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百萬孩童步入學堂,縣試百中取五,五萬!鄉試百中取三,1500人;會試百中取二,30人;殿試百中取一,一個人都不到。”

  林蘇目光抬起,就看到了綠衣。

  所有人全都呆住。

  這個女子居然能夠一口道出如此複雜的算術答案?

  是不是對的?

  林蘇笑了:“說得對!海寧江灘,二十萬流民,其中適合上學的只有5萬人,如果純粹以朝廷取士的標準辦校,最終咱們耗費如此巨資,寄託厚望的學校,只能培養出1個半對國家有用之人,大家不覺得浪費嗎?”

  丁大儒道:“胡說!讀聖賢書,讀一分有一分之好處,讀十分有十分的好處,豈有浪費這一說?”

  林蘇不跟他爭,他擔心將這老古董給氣跑了,只能講點策略跟大家把道理講透……

  江灘辦學,其根本目的是啥?為了讓流民的子弟能讀書。

  成為國家棟梁當然好,但畢竟這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殺出重圍的人太少了,我們也不能將流民子弟全都押在這一條路上。

  丁大儒剛才說得對,讀書嘛,讀一分有一分的用處,即便考不了科考,能夠寫自己的名字,能夠寫信,能夠看懂別人的信,能夠算賬做買賣,能夠講通一些道理,知道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是好的,你說對吧丁大儒?

  這倒也是!丁大儒臉色稍和。

  林蘇趁熱打鐵,這樣吧,咱們這所學院,分成兩個部分,幾位大儒呢,專門對應科考的學子,你們開的班,叫科班。

  而我另外招收一些老師,負責教授學生一些實務,比如算術、比如識字、比如工匠技能,叫術班。

  科班與術班實行橫向打通,幾位大儒呢,如果在術班發現好苗子,也可以選到科班去深造,科班有些學子如果的確不是科考的料,自己也願意學點實用的技能,也可以轉到術班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