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多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技飛躍

由於受到了硅基文明核心充能裝置的啟發,思旭可以將軌道加速器的尺寸大幅縮減。

從原本那種環行星或環恆星的規模縮減到總長度五百公里的範圍內。

這對比原本動輒數萬公里的長度來說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不過整個加速器對能量的需求卻不因為它的尺寸縮小而降低。

反而是曾經環黑珍珠軌道加速器能量總需求的五十倍。

如果不是有了正反物質湮滅核心作為主能源,單單依靠原本的核聚變能量供應系統完成充能,那估計將要消耗數年的時間。

兩團質子此時在強大的洛倫茲力的驅動下開始沿著環形軌道內加速環繞。

隨著能級的提升,此時的質子飛行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99.9999999了,這是思旭已經達到的能量極限了。

此時對兩團粒子加速所消耗的能量已經超過了當時思旭從微型黑洞產生的子空間中脫離時所消耗的能量。

龐大的能量如同一個被捅破池底的水池。這些能量幾乎沒有任何遲疑的就被加速器轉換成了驅動粒子團運動的磁力。

而速度的提升卻只是小數點後若干數位上緩慢異常的變化。根據思旭的計算,此時的任意一個單個質子的動質量已經達到了驚人恐怖的二十萬噸。

隨著思旭最終命令的下達,原本兩條平行運行的加速軌道在一瞬間被重疊。

兩團爆發藍色光芒的光線在一瞬間交織在一起。撞擊產生的強光透過加速器的撞擊艙向外界洩露。

以至於在行星表面生活的人們都發現天空中居然出現了第三顆恆星。

光芒逐漸暗淡下去,傳感器記錄下的海量數據則在一瞬間將一個完整的數據記錄裝置填滿。

不同於地球上那種大海撈針一般的觀測方式,思旭可以對撞擊產生的粒子進行大約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軌跡記錄以及變化記錄。

要知道在人類文明時代,歐洲的強子對撞機引發的碰撞僅有百分之1左右的東西可以被記錄下來。

其餘的數據要麼因為能量過於龐大無法捕捉,在就是因為觀測技術的落後無法完成拍攝記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