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上)

  跟班們憂心忡忡的說:“沒有完成縣尊的命令,回去不會挨板子吧?不如先躲幾天?”

  錢捕快不屑地說:“你們懂個屁!縣尊真正想要的,就是抓捕失敗!”

  果然如同錢捕快預料的,雖然他這次任務失敗,但鄧知縣只是輕描淡寫的打了五板子,完全不痛不癢。

  然後鄧知縣就上了轎子離開縣衙,去了隔壁街的府衙,這是極其不同尋常的行為。

  在大明官場體制裡,其實執行的是公文政治。

  衙門之間公事往來主要靠公文,官員很少為了公事去其他衙門竄訪。

  知縣去府衙拜見知府這種事,在大清或許很常見,但在大明卻是極為罕見的。

  如果沒有發公文都來不及說明的緊急狀況,敢去府衙竄訪的知縣,立刻就會因為諂媚上官被彈劾下馬。

  這次鄧知縣去府衙的理由就是,請知府協調蘇州衛官兵,協助捉拿林泰來歸案聽審!

  雖然蘇州城裡戰鬥力最強的官兵是巡撫標營,但眼下巡撫在南京不在蘇州。

  至於蘇州衛的老爺兵,也就是能看守城門和起運漕糧了,估計還打不過林泰來率領的二百人。

  但只要林泰來對抗官兵,那輿情上又可以推波助瀾了。

  前方木瀆鎮是群狼,後方蘇州城是猛虎,林泰來必須死!

  在一片不看好的議論中,以及無數人的算計中,林坐館大搖大擺的來到胥門外大碼頭,登上“神威烈水號”。

  但是還沒等他進入船艙,卻又看到孫憐憐抱著琵琶,出現在船頭。

  “你也來幹什麼?”林泰來心裡產生不好的預感。

  孫憐憐微微行了個禮,“來為坐館助陣!”

  又多了一個來湊熱鬧的,不想再改劇本的林泰來煩躁的揮了揮手說:“你能助什麼陣,下去下去!”

  孫憐憐“錚錚錚”的彈了幾下琵琶,有點悲情的答道:

  “誓師城西頭,四面楚歌聲。坐館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林泰來:“.”

  好像不用自己再勞心勞力的改劇本了,這位孫美人會自動加戲,不需要自己操心。

  沒時間磨蹭了,林坐館帶著本部數十人馬,以及僱傭來湊人數的打手,還有張幼於的二十家兵,分乘數舟,從胥門外大碼頭開拔。

  先向西到了橫塘鎮,此時魚市碼頭已經另外聚集了一百三四十人。

  兩邊匯合後,組建成了一支二百四十多人的西征大軍!

  又動用了各種中大型船隻多達十七艘,浩浩蕩蕩列陣於胥江上。

  林泰來站在神威烈水號的船頭上,檢閱完船隊,意氣風發的口占一首道:

  “社團興亡,在此一戰.啊不!百里錢糧一混同,湖東豈有別堂興?

  提兵二百胥江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隨即林字大旗迎風招展,以神威烈水號為首的船隊次第起錨,沿著胥江逆流而上。

  這次西征的目的地木瀆鎮位於胥江上游,靈巖山腳下,是吳縣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數條河道交匯於此。

  憑藉水利運輸四通八達的優勢,木瀆鎮除了農業之外,商業也高度繁榮。

  漸漸發展成為吳縣的一個城裡之外的“副中心”,號稱為“吳邑首鎮”。

  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木瀆鎮的主鎮區位於胥江北岸,靈巖山東南,基本實現了城鎮化。

  但在主鎮區之外的其它地方,還是以農田和村落為主。

  木瀆鎮主鎮區的胥江碼頭上,今天也聚集起了四五百人的軍勢!

  三日前,林泰來都已經公開放言今日西征了,木瀆鎮本土的堂口怎麼可能不加以防備?

  不但三堂同盟的打手們傾巢而出,四家大戶也贊助了二百多人手!

  主力集中在主碼頭上,還有不少人手在各處支流放哨,無論哪裡有敵情,都可以迅速支援!

  面對強大的外敵,木瀆鎮本土各方勢力空前團結!

  黑道堂口和白道大戶,難得一次齊心協力的合作了。

  朝廷想在木瀆鎮開稅關撈錢,不給他們這些地方豪傑分點好處嗎?

  既然你們著急看,我就先發一大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