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284章 糜海回憶拜師事

太皓一愣,似乎沒想到這一層關係:“祝瀅姑姑的丈夫怎麼會是哲梟師叔呢?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糜海嘆了口氣,彷彿要講述一個沉重的故事:“祝瀅師妹與幾位師兄的關係都很好,雖然她的師兄們都比她大很多,但祝瀅師妹卻愛上了她的哲梟師兄。這段師兄妹之間的戀情在當年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師兄都被我的師父,也就是祝瀅師妹的阿孃趕出了六鼎山。而哲梟並沒有離開很遠,而是去了昆吾山,他們依然偷偷往來。後來祝瀅師妹生下了倫兒,但再後來……哲梟死了。”說到這,糜海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緒,“其中發生的事太多,你不必全都知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哀傷和遺憾。

太皓的聲音裡充滿了感慨:“這些事聽起來真是曲曲折折,如同山間的小徑,彎彎繞繞。”

糜海苦笑了一聲,對著太皓說:“我知道,你也許對我與你師父之間的過往感到好奇。”

太皓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是啊,前輩,您與師父一同學習書法,然後棄文從武,之後是一起來到的六鼎山嗎?”

糜海深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那段歲月重新吸入肺中:“那些事說起來已經過了幾十年,但又彷彿就在眼前。當初,我和你師父元始,一同追求書法之美,日復一日地練習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意識到,單純的書法藝術似乎無法滿足我們的內心渴望,於是我們決定棄文從武。”

他停頓了一下,彷彿回到了那個決定性的時刻:“於是,我們兩個便踏上了尋找武學真諦的旅程。經過無數的探尋和打聽,我們終於來到了這早已在江湖上聲名遠揚的六鼎山。在這裡,我們遇到了那位被尊稱為‘貓祖’的瓚寅大師。”

糜海的眼中閃過一絲敬仰:“當時,瓚寅大師還未曾收徒,但他看中了我們兩個的決心和潛力,他說,在我們兩個之中,只能收一個做徒弟,於是決定對我們進行一場考驗。那場考驗,我至今仍記憶猶新,彷彿就發生在昨日……”

在六鼎山的青石旁,糜海如一位老畫師,用言語為太皓細細勾勒出過去的畫面。他們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障壁,重回那一段充滿挑戰和試煉的日子。

微風輕輕掃過,六鼎山上的那片寧靜未被打破。瓚寅大師,如同山中的智者,穩坐在青石之上。他的白髮在風中微微飄動,每一絲都似乎承載了歲月的痕跡。在他面前,兩名少年恭敬地站立,他們眼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好奇。

瓚寅的聲音如同深谷中的溪水,沉穩而有力:“我收徒,天資和武學根基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品性和心志。”他指向那條隱藏在竹林之後的小徑,說道:“那條小徑通向山頂,你們一個時辰之內必須返回。其中的困難和挑戰,便是對你們的考驗。誰能走到最後,心境坦然,便是我要尋找的徒弟。”

元始與糜海彼此對望,眼中都有一種默契和決心。彷彿兩位即將出徵的戰士,他們踏上了那條小徑。竹林中的葉子沙沙作響,彷彿是自然的歌聲在為他們送行。陡峭的山坡、湍急的溪流,他們遭遇了種種困難,但每一次都咬牙堅持下來,繼續向前。

一個時辰後,他們兩個都疲憊不堪地回到了起點。他們的衣物早已破舊不堪,身上也留下了許多傷痕。但那雙眼睛,仍然明亮如初,閃爍著不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