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二八六章 朱元璋:老四,你來當皇帝!朱棣:???

 
燕王妃徐妙雲站在一邊,也在認真的看那聖旨。

 
“從這聖旨來看,還真的像是父皇回來了。”

 
“真希望是父皇回來了,真希望那使者前來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父皇仙逝,我都沒能去送他最後一程,看他最後一眼。

 
想想就讓人覺得遺憾。

 
生在天家,雖然威風。

 
可也有諸多方面是身不由己……”

 
朱棣嘆了口氣,悠悠的說道。

 
徐妙雲上前將朱棣給攬在了懷裡,柔聲安慰道:

 
“這事兒不必再多想了,我們再等上一等。

 
應天城內若真的發生了這樣大的事,咱們在應天那邊的人,也很快便能傳來消息。

 
到時便知真假。”

 
仗都已經打到了這種程度,朱棣又怎麼可能,在應天城那邊沒有安排一些人手,來刺探那邊的情況?

 
而朱棣也相信,他的北平城附近,甚至在北平城裡,也一樣有南軍的人。

 
這是不可避免的……

 
……

 
“啥?太祖高皇帝回來了?!

 
還做出了那種事?!

 
還要我們這邊停戰,不要和朱棣打了?”

 
時間往前推一點,來到李景隆的大營之中。

 
在見到了朱元璋那邊所派來的使者,並得知了消息之後,李景隆的聲音都提高了不少。

 
“曹國公,這事兒聽起來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可這些就是真的……”

 
使者見到李景隆的反應後,便連忙出聲解釋。

 
結果話還沒有說完,就見李景隆眼圈泛紅激動道:“太好了!太好了!太祖高皇帝顯靈了!

 
太祖高皇帝這是不願意看到大明生靈塗炭啊!

 
好!好!

 
你回去就和太祖高皇帝說,我這邊絕對會聽從他的話,肯定不會再打了。

 
這死的都是我們大明的人啊!”

 
李景隆這超快的接受能力,讓前來傳旨的使者,都忍不住的愣了愣。

 
原來曹國公方才流露出那樣的神情,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情聽起來太離譜。

 
而是得知太祖高皇帝回來,他高興的了!

 
這……曹國公的接受能力,也太強了吧?

 
自己才不過把這事兒一說,他直接就相信了。

 
這果然不愧是曹國公,能幹大事的人,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

 
他卻不知道,李景隆此時的真實想法。

 
對於李景隆來說,只要這時候不讓他再繼續帶兵,和朱棣那邊對戰。

 
別說是太祖高皇帝回來了,就算是說秦始皇復活了,讓給他兩千貫作為軍費,橫掃天下,李景隆都相信!

 
對於舉薦自己的黃子澄,李景隆不知道恨的牙根癢癢了多少次。

 
誰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的?

 
誰說老子會打仗,作為兒子的就會打仗的?

 
李景隆覺得,自己最精彩的仗,是在秦淮河的畫舫上打的。

 
在那裡,自己的戰鬥力是真強!

 
可真讓他帶領大軍和別人作戰,尤其是和燕王這個老早就在戰場上歷練。

 
又跟著大將軍徐達,學了很多本事的人作戰,他是真沒有這個底氣。

 
讓他帶一些兵馬行軍還行,這種大規模的戰鬥,他是真的來不了。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誰讓他是勳貴呢?

 
誰讓他是曹國公呢?

 
既然有了這個身份,那麼有些事兒,該他出頭時,那就是要出頭。

 
趕鴨子上架也要去做!

 
一日之前,他這邊得到朝廷派來的使者,說朝廷為了讓他更好的和燕軍作戰。

 
給了他便宜行事之權,戰場上任何事,都有權處置。

 
天知道在得知了這是黃子澄的主意後,李景隆心裡非常親切的,向黃子澄說了多少謝謝。

 
原本以為屬於自己的磨難,還要繼續下去。

 
哪能想到,突然之間風雲突變,他接到了這樣一封旨意。

 
那李景隆肯定是要在第一時間,就將之給認下來。

 
別管是不是真的,他李景隆都認了,這消息就是真的!

 
太祖高皇帝就是活了!

 
……

 
“真的,這消息真是真的?你確定?”

 
北平城,燕王朱棣望著眼前這人面色嚴肅的詢問。

 
“回稟殿下,千真萬確!

 
太祖高皇帝在下了令後,第二天就讓人把黃子澄,齊泰,方孝儒,黃觀,以及那廢太后律呂氏,都給一併剝皮萱草了。

 
就在菜市口的刑場處決的。

 
卑職還專門在那裡看了全程。

 
等到小人回來之時,這些人的都已經被填充了稻草,掛在了城門外面,隨風飄搖了……

 
卑職就是擔心這個消息不夠準確,所以才專門看了這些,確認了這些人真的被處於極刑後,才回來向您報信兒的。”

 
朱棣點了點頭,又仔細的詢問了不少事情。

 
經過一番的詢問後,朱棣終於確信,之前的消息沒有錯。

 
使者也沒有說假話,真的是他爹回來了。

 
這個聽起來就極其離譜的事,居然是真的!

 
若非是自己父皇回來,黃觀,方孝儒這些人,以及呂氏那個賤人,絕對不可能被人處以如此極刑!

 
所以,這件事只能是真的。

 
“好,你這個消息帶來的好,!

 
辛苦你了,下去領賞,好好的吃頓飯,讓人上了藥後趕緊去休息。”

 
這人聞言,對著朱棣行禮告辭。

 
走路的姿勢,顯得很是怪異。

 
只要一看就能知道,這是長時間騎馬,接連不斷長途奔襲所導致的。

 
朱棣壓下心中激動,並沒有立刻啟程前往應天城。

 
而是又等了兩天。

 
在這兩天時間裡,他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而且,一些消息的來源,還和最開始回來報信之人,不是一個系統的。

 
可所得到的情況,都是一致的。

 
從這裡就能看出朱棣的小心來。

 
不過想想也對,這件事關係如此重大,他不弄清楚,絕對不敢貿然行事。

 
……

 
“好!當真是我父皇回來了。

 
那我這就去應天見他!”

 
朱棣滿臉笑容的說道。

 
“殿下……”

 
朱能望著朱棣喊了一聲,神色顯得有些複雜。

 
“要不……您還是再等等再去應天那邊。

 
這個時候就去,只怕……只怕……”

 
剩下的話朱能沒有說,但是不論朱棣,還是在場的其餘人,都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他們的這些行為,就是造反。

 
絕對不會容被太祖高皇帝所容忍!

 
太祖高皇帝能施展雷霆手段,把建文帝這些人給解決。

 
那對於造反的燕王,又會動用什麼手段呢?

 
留在這邊不去應天,一切都還好說。

 
還有轉圜的餘地。

 
一旦去了應天,那可當真是羊入虎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真的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朱棣聞言笑了笑道:“放心,應天城那邊不是龍潭虎穴。

 
我去見的是我父皇,我父皇也不會為難於我。

 
父皇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

 
而且這是父皇召見我,別人處罰我,我不服氣。

 
但父皇不論怎麼處罰我,我都心甘情願,都認!”

 
朱棣的這話,一下子就把想要說些勸諫話的人,都給整的沉默了。

 
“行了,我先去應天那邊見父皇。

 
你們都在這裡好好待著,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要防著北元韃子!

 
今後,咱們這些大明的人,還要接著為國爭戰呢!”

 
為國征戰?

 
真的還能為國爭戰嗎?

 
有不少人心裡都顯得有些慌。

 
朱棣說完,對著眾人擺擺手就要走。

 
結果卻在此時,一身黑色僧衣的道衍和尚,卻也翻身上馬。

 
“道衍大師,你這是……”

 
別看朱棣方才的話,說的挺有氣勢,實際上他自己心裡面也沒底兒。

 
也覺得依照著自己父皇的脾氣,就他們做出來的這事,去見了父皇很大可能會不好過。

 
所以他不想讓手下的其餘人,隨著他前去應天那邊趟渾水?

 
免得將他們給連累了。

 
道衍望著朱棣道:“當初奉天靖難,貧僧說了要送給您一頂白帽子。

 
現在太祖高皇帝回來了,那我肯定也要去的。

 
沒道理之前的時候,陪著殿下,現在太祖高皇帝回來了,貧僧就拍拍屁股走人。

 
再說,貧僧這一身所學,也只能是用在殿下您身上了。

 
沒了殿下,貧僧這一身學問,要了也無用。

 
這條命,也同樣沒什麼用處。

 
此去喜也好,憂也罷,貧僧都要跟著殿下走上一遭。

 
“大師……”

 
朱棣的聲音依舊沉穩,可眼窩卻有些發熱。

 
“你不必這樣,留在北平這裡吧,你的這一身學本事要是浪費了,可真的太可惜了。”

 
但道衍又哪裡會聽朱棣的勸?

 
有了道衍帶頭,朱能等人也都紛紛要跟著朱棣前去。

 
卻被朱棣嚴肅的制止了。

 
最終,朱棣前去應天時,只帶了三百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