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二零一章 得知朱祁鎮殺于謙,朱元璋朱標朱棣全都氣懵了!

  在說這話的時候,朱標又一次的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雄英。

  依照雄英所展現出來的品行來看的話,若是雄英不去世,今後他登基,應該不會把事情做的特別差。

  只是……可惜了!

  朱標在這一刻,也在思索,雄英的死是不是也是意外。

  他的這個兒子,是不是也是被人害死的。

  但一番思索之後,朱標還是暗自搖搖頭。

  畢竟雄英得的是天花,和一般的病不一樣。

  在雄英出事之後,不論是父皇,還是自己,都不止一次的對這事情,進行了嚴密的調查。

  最終的結果都是,雄英的死都來自於意外,並非是人為的。

  想想也對,又有誰會使用天花害人呢?

  這東西,簡直令人聞之色變!

  一個弄不好,就會有成片成片的人死亡。

  沒有任何人有膽子,其主動觸碰天花這樣一個恐怖的惡魔!

  邊上的朱元璋,此時心中也出現了相似的念頭。

  也是在想他的大孫子朱雄英,是不是被人害死的。

  但最終所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可能會有人敢拿天花作妖……

  “朱見濟去世的時候,朱祁鈺正當壯年,子嗣的問題在那時,尚未顯得突出。

  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正月初,朱祁鈺卻突然得了重病。

  於是,皇儲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面。

  眾臣議論紛紛,少部分提議立其餘藩王的,大部分都是主張重新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

  一時之間,定不下來……”

  韓成再次說出來的話,令朱元璋面色變得不好看。

  “突然病重?朱祁鈺這個時候多大?”

  韓成想了一下,出聲道:“三十歲。”

  “三十?!”

  這下子,就連朱標的聲音都不由的提高。

  原本他覺得自己四十多歲,老二,老三,四十多歲走,老四的大兒子四十多歲走,孫子朱瞻基不到四十離世,就已經夠早的了。

  結果現在,竟然又來了一個三十歲就重病的?

  這後面的人,怎麼一個二個的壽命都這樣短?

  “他這一重病,只怕……就好不了吧?”

  一直不怎麼說話的朱棣,望著韓成詢問,聲音沉重。

  韓成點了點頭。

  “他孃的!”

  朱棣忍不住,在自己腿上捶了一拳。

  “在這裡,我要再著重介紹一下於謙。

  于謙最輝煌的戰績,無疑是京師保衛戰。

  但又不僅僅是京師保衛戰。

  也先無奈退軍之後,依舊不死心,想要接著打朱祁鎮這張牌來換取好處。

  當時還是有不少將領,想著通過和平的手段,答應也先的要求,把朱祁鎮給弄回來。

  在這等時候,又是于謙站了出來。

  直接說,也先狼子野心,這個時候一旦表現出來任何和談的意思,他那裡都會變本加厲,讓大明不斷流血。

  不如直接拒絕,不給那賊子任何希望。

  又說,瓦剌和大明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哪裡能何談?必須要抗爭到底!

  正是因為于謙的堅持,才讓眾人徹底斷絕,和也先和談的心思。

  也先手中空握著朱祁鎮這張大牌,最終也沒能從大明這裡,得到什麼好處。

  據說,反而是將自己妹妹賠給了朱祁鎮……

  除此之外,他還未雨綢繆,穩定南京。

  他說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撫穩定。

  中原有很多流民,若是遇上荒年,互相呼應聚集成群,必然壞事。

  於是請敕令內外守備,和各處巡撫用心整頓,防患於未然。

  並召回派往內地,召募發兵的文武官員,讓他們鎮守中宮……

  也先看到無利可圖,想要把朱祁鎮給放回來。

  眾大臣同意迎接,但朱祁鈺不同意。

  關鍵時刻,還是于謙站出來,對朱祁鈺道:帝位已經定下,絕對不會再有更改。

  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

  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他于謙就有話說了。

  也是因此,朱祁鈺最終同意將朱祁鎮接回來。

  算是保全了大明的臉面,同時也結束了朱祁鎮鬧出來的天大笑話。

  除此之外,改變兵制,使大明兵馬制度變得更為靈活、讓明明在之前已經取得了那樣大優勢的也先,佔不到什麼便宜,于謙居功至偉。

  于謙主持兵部工作時,也先的勢力正在擴張。

  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等人,各自擁有部眾,和自封的封號造反。

  湖廣、貴州、廣西、瑤、侗、苗、僚到處蜂起作亂。

  對付這些人,前後的軍隊徵集調遣,都是于謙獨自安排。

  當戰事匆忙急迫,瞬息萬變之時,于謙可以眼睛看著手指數著,隨口講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機宜,採取正確的策略進行應對。

  這份能力,眾人都服。

  他號令嚴明,鐵面無私。

  哪怕是勳臣老將稍有不守法度,都立即請聖旨切實責備。

  一張小字條送到萬里外,各處將領沒有不認真遵守的。

  真的算起來,朱祁鎮可以這樣體面的回來,于謙在這裡面起到的作用最大。

  但在朱祁鎮回來之後,于謙卻從沒有誇讚過自己的功勞。

  廉潔奉公,個人生活極其簡樸。

  朱祁鎮命令凡是兼東宮、太子宮屬的人,都支取兩份俸祿。

  于謙一再推辭。

  所居住的房子,僅僅能夠遮擋風雨。

  朱祁鈺賜給他西華門的府第,他推辭說:國家多難,臣子怎麼敢自己安居?

  堅決推辭,朱祁鈺不準。

  於是于謙就把朱祁鈺先前所賞賜的璽書、袍服、銀錠之類,全部封好寫上說明,放到那裡,每年去看一看而已……

  于謙的性格很剛強,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臣、皇親國戚。

  再加上本人能力出眾,因此憎恨他的人很多。

  又因為于謙,始終不贊成講和,雖然朱祁鎮是因此才能夠回來,但對於謙卻非常惱怒。

  石亨此人,是經過於謙提拔,才得以免罪,並最終領兵獲得功勞的。

  德勝門一仗的勝利,石亨的功勞不比于謙大,卻得到世襲侯爵。

  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

  朱祁鈺就要將於冕召到京城任職,于謙卻嚴詞拒絕。

  並說,國家危難之際,作為臣子應該不計較個人榮辱,各人喜惡。

  石亨身為大將,沒有提拔一個兵卒,沒有推薦什麼有才能之士,卻獨獨推舉我于謙的兒子,這事情說出去,豈能讓天下人覺得公允?

  對於軍功,應該慎重對待,絕對不能用自己的兒子進行濫領。

  石亨是又愧又恨……”

  “好!真不愧是于謙!不愧是能挽天頃的人!

  若無這些品質,他絕對做不到這些壯舉!

  為咱大明續命百年!

  這等文臣,不論有多少咱都不嫌少!”

  朱元璋拍手稱讚。

  朱標,朱棣二人,同樣是雙目之中異彩連連。

  現在,他二人才終於是明白,真正的文臣是什麼樣的。

  像于謙這種,才是真正的文臣!

  “這……這樣的人才,朱祁鎮復辟之後,應該捨不得動手吧?

  畢竟他能平安歸來,于謙功勞最大。

  又守住大明,沒讓局勢一潰千里。

  不然,不要說他不能回來了,就算是後面還能回來,還能坐上皇帝,那大明的江山又將殘破到什麼樣子?

  只怕一個弄不好,大明長江以北都要丟掉!

  于謙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格外突出。

  這等一心為國大明忠臣,能臣,誰捨得殺?”

  朱元璋望著韓成,說出來這樣一番話。

  這是他的心聲。

  哪怕是他這種殺人如麻,砍亂臣賊子如割草一般的人,在知道了于謙的所作所為之後,都不會對於謙下手。

  反而會對其重用!

  可見於謙人格魅力。

  韓成聞言,長長嘆口氣,緩緩搖頭:“沒有,朱祁鎮剛一坐上皇位,就把于謙給殺了……”

  朱元璋:???!!!

  朱標:???!!!

  朱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