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252章 進入皇陵,倭寇死完了

 “是倭寇弄開的,還是本來就沒有關?”

 張之維看了一眼,發現這扇門相當的完整,沒有暴力破開的痕跡,甚至這個門本身都沒有插銷和封漆,這說明這個皇陵根本就沒有封。

 “這個皇陵是建在龍脈上的,應該是被當作愛新覺羅氏發家崛起的根基,若我記得沒錯,劉掌櫃曾說過,滿清多代君王都修繕過這裡!”

 張之維推門而入,一進門,就看到階梯兩邊都有著雕塑,這些個雕塑不像是兵馬俑那種威武士兵,而是一群跪著請安的太監。

 它們身上的彩繪,保存得非常好,就連人物上的細節都很完美,甚至連那種諂媚的神色都一覽無遺,所以才能一眼看出這是太監。

 張之維瞥了一眼,沿著通道繼續向前。

 途中,偶爾還能見到零零散散的屍體,大多都是穿著倭寇軍裝的軍人,死相各異,看上去死了一些時間了。

 張之維估計,應該是剛來這裡時,沒按規矩走,結果死在炁局裡!

 沿著神道繼續向前,中途還能看到一些墓室,裡面存放的不是棺材,而是一些茶葉,特製的獸皮,陶罐之類的東西。

 古人設計自己的墓葬時,往往會陪葬一些墓室主人生前喜歡的東西,在努爾哈赤小時候,族群就經常和大明經商。

 因為物資匱乏缺少金銀,所以一般都是以物換物,一張野豬皮,可以換去接近兩斤的茶葉。

 茶葉在那時候可是名貴的很,一般人喝不起,可見努爾哈赤這個名字象徵著富貴,至少比什麼胎盤之類的好多了。

 張之維根據節氣流動的軌跡而行,一路直往心猿發送求救信號的地方而去,像那些墓室什麼的,他並不好奇。

 不過,在近過某段區域的時候,還是狠狠吃了一驚,因為那裡的情景,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只見前方有一些方形的坑道,一排排屍體橫七豎八的躺著,給人一種很強的壓抑感。

 這些年,張之維殺過不少人,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死人。

 “殉葬坑?”

 張之維面無表情的環視一圈,這裡面的死人,大部分都穿著勞工的衣服。

 他猜測,這些應該是修繕皇陵的工人們,皇陵裡的一切,特別是炁局的規則,都是重中之重,是不可能讓他們帶出去的。

 所以修完皇陵,他們應該直接被殉葬了。

 張之維繼續朝前,其實來的時候,他和陸瑾等人就討論過這事。

 當時陸瑾說,在長白山裡修個皇陵,得費多大勁啊,一定會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按理來說,這件事流傳的應該很廣才對,可為什麼很少聽到?

 當時他說可能殉葬了,沒想到一語成讖,對這種事,他是早有預料的,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遠不如親眼見到給的衝擊大。

 繼續朝前,左右兩邊,又是兩個殉葬坑,但與先前那個屍體橫七豎八隨意擺放的不同,這兩個殉葬坑很規整。

 坑裡全是身穿大明鎧甲的士兵,他們跪伏在左右兩邊,整整齊齊,組成了兩個大方陣。

 他走在中間,就好像在接受這些明軍的膜拜一樣。

 “類似兵馬俑還是死人?”張之維用金光觸碰了一下,得出結論,不是兵馬俑,是特殊處理過已經風乾過的死人,所以屍體沒有白骨化。

 而後,他又發現,這兩個死人方陣裡,有不少只有一個頭顱,而頭顱的下半身,卻是紙質的。

 “活人的頭顱,紙做的身子!”

 張之維想到了一個可能,古代計算戰功,是用敵人首級來算的,這些可能是戰場上的明軍,被清軍割了頭顱,用紙作身軀,套上窺甲,經過一番風乾處理後,來做殉葬品。

 寓意為生生世世征服他們,就算是死後,也要他們一直跪拜著自己。

 “看來積怨很深啊!”

 張之維自語了一句,沒去管這些,繼續往前。

 前面依然有很多殉葬坑,裡面甚至有殉葬的妃子之類。

 他對此不感興趣,一路沒有駐足,經過一個又一個墓室,直到來到一處巨大的照壁前。

 照壁通常修建在大門的前方,用於阻隔路人的視線,在堪輿學上說,也是攏住宅邸風水的風水牆。

 照壁並不罕見,不論是皇宮紫禁城,還是皇家園林別宮,以至京城的大街小巷之內,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但像這麼巨大的卻是很少見的,面前的照壁足足有五米多高,直通墓頂,上面鎏金,寬度超過十米,直接隔開了這條神道。

 而在照壁上,則是一副畫,一個水準極高的畫師,在上面畫出了高聳的天空被血色染紅,奔走的江濤,濃郁無匹的血腥味道。

 這是戰場,而且是最殘酷的古代戰場,密密麻麻的精銳像是波濤和烏雲,圍堵著一座城,刀槍如林,森森的殺機讓天地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雲。

 一副美到叫人泫然欲泣的作品,那傾世的暴力,殺戮,死亡……

 畫師筆下熔於一爐,讓張之維清晰的感覺到戰場的殺機和血氣煞氣。

 這是張之維進墓以來,看過最震撼的東西,他看了下照壁下方的落筆,上面寫著范文程著四個字。

 “原來是此人畫的,難怪有這種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