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 作品

第182章 京城鎮國寺來的和尚

  晉安的神魂開始越飄越高。

  從高處俯瞰腳下蒼茫大地。

  神魂飄得越高,高空處的風煞呼呼狂嘯,神魂每拔高一寸就越是艱難。

  最終,晉安在離地十丈高的地方,鳥瞰到賈家上下全景。

  這倒並非他極限。

  只不過是再高沒必要,而且對神魂的傷害太大。

  賈芷蝶的閣樓,是在偏西角位置,那裡燈火漆黑,一絲人煙,煙火氣息都沒有。

  連帶周圍數丈內的樓閣,也都荒廢了,無人居住。

  彷彿就是一片死地,禁地,被孤立出去。

  但凡跟賈芷蝶扯上關聯的,在賈家都是避諱如深。

  晉安皺起眉頭。

  白天聽完大夫人的話後,他和老道士都懷疑,這賈芷蝶閣樓擺喜宴,鬧洞房,該不會就是被龍王害死?成了龍宮裡的水神娘娘?

  ……

  ……

  第二天。

  府城來了名老僧。

  那老僧手持禪杖,身著袈裟,是隻身一人來到府城的。

  那老僧鶴須童顏,長鬚垂於胸,看著像是八九十歲高齡,依舊老當益壯,目藏佛法深妙精芒。

  這位老僧看起來面帶幾分疲憊,應該是一路風塵僕僕趕來府城的,可他的袈裟卻還能保持一塵不染的乾淨。

  這位老僧,是位釋迦高手。

  當高僧來到城門時,被守城的兵丁攔下,高僧一臉和善溫馴的遞出自己的度牒。

  當守城兵丁看到度牒上的身份信息後,人嚇得慌慌張張行禮。

  “原來是鎮國寺來的高僧,還望高僧原諒我們兄弟幾人的無禮衝撞,慧真法師快快請進,快快請進。”

  那兵丁誠惶誠恐說道。

  鎮國寺。

  那可是來自北方京城的第一大寺,是佛陀心目中的佛法聖地。

  甚至可以說。

  康定國那麼多佛寺、佛陀,都以能進入鎮國寺參悟更高佛法為畢生所求。

  高僧宣唱了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施主客氣了,你我皆是康定國子民,理當遵守康定國律令,施主你也是職責所在,盤查每位過路人是理所應當。

  “慧真法師您是鎮國寺的高僧,您這次來到我們武州府府城,是不是因為龍王案的事已經傳到京城,鎮國寺特地派出高僧來幫助我們調查龍王案的?”

  守城兵丁見眼前高僧很好說話,人慈悲為懷,於是大著膽子問慧真法師這次來府城的目的。

  “阿彌陀佛。”

  “龍王案老衲在路上倒是略有耳聞,相信府尹大人會妥善處理民間俗事。”

  “老衲這次來府城,主要是去一趟白龍寺見見舊友和辦一些事。”

  高僧道。

  守城兵丁聽慧真法師還有要事要辦,不敢再阻攔,最後在他的畢恭畢敬護送下,被稱作慧真法師的高僧,拄著禪杖,一路往城內唯一一座矮山的白龍寺方向走去。

  當穿過幾座坊市,慧真法師路過擺放在城中的那尊駝棺石牛時,人停下腳步駐足。

  “這就是武州府相傳從陰邑江下打撈出來的石牛,那位屍解仙失敗的前輩遺物嗎?”

  慧真法師駐足許久,許久。

  目光裡有惋惜。

  有感嘆造化弄人。

  有不勝唏噓。

  最後,他朝石牛雙手合十,低低嘆息一聲:“世間是一個大苦海,眾生皆是落水的人。”

  周圍路人頻頻側目向這位給一尊石牛行禮的老和尚,但慧真法師並未理會世俗目光,他繼續行完禮後,拿起杵在一邊的精鋼禪杖,轉身離去,徑直往白龍寺方向而去。

  當慧真法師離開後,有路人走近驚訝看到,慧真法師原本站的地方,堅硬石板路面上留下一個孔洞,那孔洞深有一指。

  這個孔洞正是剛才禪杖杵立的地方。

  大家這才明白過來,他們剛才碰到了一名高僧,人群沸騰,當他們想起來要找離去的高僧時,發現街市上人來人往,高僧的身影早已經消失不見在人群裡。

  只留下他們懊悔剛才怎麼沒跟高僧攀上關係。

  府城矮山上的白龍寺,修葺得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如同木秀於林,全城百姓只要抬頭就能瞻仰到佛法普度。

  當慧真法師來到山腳下時,這裡香火信徒繁忙,人流絡繹不絕。

  山腳下有叫賣聲,有吆喝聲,還有頑童跑老跑去的追逐嬉鬧聲。

  那些叫賣聲裡有賣香燭的,有賣擔擔麵的,有賣糕點的,有賣素包的,有賣小孩面具冰糖葫蘆的……

  白龍寺山腳下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儼然成了府城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段之一,甚至還看到有不少僧人出入一家家鋪子在收租。

  白龍寺山下這一大片街市,都是白龍寺的產業。

  看著佛寺門前的熱鬧繁華,慧真法師皺皺眉。

  佛門是清淨之地。

  這一張張斤斤計較的商人市儈臉,擾了佛祖清靜,讓佛寺裡的僧人們哪還有心思靜下心修煉佛法、佛心。

  恐怕這佛心全都鑽進錢眼子裡去了。

  “自從進入京城鎮國寺靜修更高佛法,這一別就是十幾個春秋,現在的白龍寺不再是老衲熟悉的十幾年前那個白龍寺。如今的白龍寺,已經變了味,變成銅臭味。”

  慧真法師看著在一家家鋪子裡收租的僧人,搖頭嘆息,索性眼不見為淨,他拾級而上,踩著一級級石階,登山向山頂的白龍寺。

  白龍寺佔地很大,修建得大氣,宏偉,黃牆金瓦的高大樓閣,如同一座座宮殿,精美絕倫。

  那些金瓦在陽光下,金光燦燦,金碧輝煌,猶如來到了傳說中遍地都是黃金的佛國宮闕。

  只是第一眼就震懾住人的心神,感覺氣勢磅礴,人洗禮在佛光下,萬象排空,驚歎天地之奇妙。

  讓人忍不住心生敬仰,敬拜,彷彿自己真的來到佛國聖地。

  所謂的金瓦,是由打磨光滑的銅片,也有在銅片上包以金箔或赤金的瓦片。而在金瓦屋頂的屋簷下,還垂掛著**、寶盤、雲紋、法鈴等驅邪避兇之物。

  這金瓦屋頂的建築,在佛門也叫“金頂”。

  也叫“佛光”。

  佛光普照。

  普度眾生。

  世間就是一個苦海。

  人人都是落海的人。

  人人又都想跳出苦海,到達心之彼岸。

  所以世俗執念越深,身陷苦海越深的人,越是參拜鬼神和滿天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