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嫁接和傳授

 莊子裡現下不只有買來的人和老兵,還有住在周邊的許多老農,他們聽說柳莊的頻婆產量都羨慕不已,都一傳十十傳百的來學習,現下又看見冬菜,也歡喜的不行。

 這些技術何清瑤都讓人無償的傳授,甚至對家境貧寒的,她還不讓人免費學習,用開工錢的方式聘請人家一邊勞作一邊學習,每天二十文,包兩頓飯。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必須經過查證確實家境貧寒,一戶僱一個勞動力,男女不拘。

 到目前,莊子裡僱了六七十個。

 周邊的人還可以買莊子裡多出的產物,如雞鴨鵝蛋,比外面的價錢低一成,但規定每戶不得多買。

 麥子很青很高,看著一片鬱鬱蔥蔥,和周邊的黃土稀木成鮮明的對比,讓人心生憐惜和歡喜。

 何清瑤一直是親自帶著人細心的伺候著,現下剛剛掛麥穗,經驗豐富的老農判言可收春麥的一半,飽滿度比春麥也要差一些。

 按理說也不錯了,畢竟這邊還沒種過秋冬麥。

 可何清瑤還是柳眉不展,柳婉茹問了才知母親的擔憂。

 “我們這批麥子是八月初種的,現下已經兩個半月了,只怕成熟還得小一個月,算來生長週期一百天,比春小麥要短一個月,但種時氣溫高,我們灌溉不知花了多少心力,病蟲害也多一些。若是要推廣開,即使有這樣多的人力來灌溉,只怕也沒有這麼多的水。”

 “而此地春小麥是農曆三四月份才播種,八月收穫。收後還得翻地、曬地、施肥,時間上種兩季也困難。”

 柳婉茹也熟知主糧種植一事,知道此事須靠天靠時間靠地方,非人力能輕易扭轉,便道,“那娘就別想著種兩季了,我們想想看春麥秋收以後可以種些什麼,也能給百姓帶來裨益,比如種秋菜、種好了埋在地窖裡,冬日拿出來也是一個菜。我看此地種秋菜的人極少。”

 何清瑤點點頭,“我們是要問問為何種秋菜的人這麼少。”

 母女倆找了一個老農問了才知,原來往年他們賦收以後便要服役,修橋修路開山建屋,但除了一日兩頓飯,幾乎沒有工錢,甚至還有人命都搭在裡頭,家裡留下的勞動力和老弱婦孺自然想盡辦法填飽肚子,哪裡還有心思去種秋菜來改善冬天的伙食。

 竟是這樣的原因。

 柳婉茹不禁問道,“那老伯,你們今年要服役嗎?”

 老農點點頭,“也要的,只是不知為何今年只服了十日便都回來了,沒有壯勞力的人家家裡徭役都取消了,且沒有額外罰銀,只是去修路修橋,蓋房子都是自願的,還給不少工錢,一日兩頓都吃得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