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岳飛抗命

 於是,王彥沒有接納岳飛。

 岳飛後來投奔了宗澤。

 宗澤愛才,原諒了他違抗軍令的事,還委以重任,並把太宗皇帝的流傳下來的陣圖傳授給他,希望他用心研讀。

 沒想到岳飛對太宗皇帝傳下來的所謂陣圖嗤之以鼻,對宗澤說:

 “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澤對此有些傻眼,不過他也很贊同岳飛的見解。

 此刻潼關設伏的岳飛,反對按照皇帝趙桓的作戰計劃執行,就是歷史上他真實的心態。

 他認為兵家取勝的關鍵,在於出奇制勝,不能事先預定,要根據戰場隨機應變,所以,他覺得皇帝趙桓的作戰計劃應該更改。

 這種想法當然是沒錯的,只是岳飛並不知道趙桓後面的作戰計劃,如果事先知道,他肯定不會反對。

 而趙桓為了保密,將整個作戰計劃分成了三個錦囊妙計,沒有事先告訴岳飛和韓世忠全盤計劃,導致兩人只根據眼前戰局做出變通執行的想法。

 就眼前戰局而言,韓世忠當然也是贊同岳飛的意見的。

 可惜,這一次岳飛遇到的不是王彥,也不是宗澤,而是犟眼子的牛皋。

 牛皋可是答應了皇帝,一定會監督岳飛和韓世忠堅決執行皇帝的作戰計劃的。

 牛皋沒有什麼口才,他說服不了岳飛,性格又倔,眼見岳飛這態度,他直接拿出了皇帝的聖旨,表明自己是監軍,有權否決岳飛的作戰計劃。

 按照宋軍的軍規,監軍對統帥的作戰計劃擁有一票否決權。監軍不同意,就只能報皇帝裁決。

 這下韓世忠猶豫了,對岳飛說:“既然牛監軍反對,要不,咱們還是執行官家的作戰計劃吧?”

 岳飛卻冷冷道:

 “戰場瞬息萬變,就算事先制定了作戰計劃,也是可以根據戰場情況改變的。

 所以,我堅持我的決定,率部全殲婁室兩萬兵馬。你們不願意跟我一起,沒關係,我的兩萬人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