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958章 夜間行馬

“剛剛聽你意思,來的應該不止你二人吧?”

“丈夫三年前便疫亡了,家中只有孤兒寡母二口。”

“沒問你這個。就問你,你這一行人來了多少?另與本王說就你們兩個!再敢胡言,本王可就不管你的事,叫那些差役盡將你捉去!”

婦人連忙應道:“我們這一鄉共是來了三十多戶,還有別鄉的。至於來了多少人,我、草民真的不知。”

“你剛剛說是從商洛府來的?那你們是官桑還是民桑?”

“民

桑。三年前商洛府大役,當時的大老爺把官桑下派,全給了我們。現在商洛府已沒有官桑了。”

劉永銘想了想,又問道:“京兆杜家在商洛那裡有一支族人,其中一位還是朝中的禮部侍郎吧?他家中好似也有桑田吧?”

劉永銘品中所說之人就是禮部侍郎杜春秋。

杜春秋與杜春琦都是京兆杜家,但杜春琦住在長安城,杜春秋住在商洛府。

也正是因為杜氏出身,讓皇帝劉塬有些看不上杜春秋。

所以杜春秋就與杜氏本家寫了絕情書,這才成為孤臣,一步步地爬到了這個位置上。

杜春秋家的良田和桑田雖然沒有杜春琦與隴西李氏的多,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也是巨產了。

與這麼一個人物是老鄉,那婦人如何會沒聽說過。

婦人連忙應道:“杜家是有桑田,但他們家裡有人做官,稅賦收不到他杜家的頭上來。”

只要中了舉人,所有一切田稅幾乎就是免除的,更何況是朝中大員,所以婦人才會這麼說。

但工部向地方徵收生絲,並不在免稅之內,不可能不去找有許多桑田的杜家的。

劉永銘又問道:“你們是因稅賦才來長安城的麼?不是為了生絲款麼?生絲款沒收到他杜家身上去?”

婦人想了想,弱弱地說道:“民婦是女流,不知衙門裡的事情!”

劉永銘哼了一聲說道:“少來瞞本王。天下間消息最靈通的即是你們這些長舌婦了,你們若是不知還有誰知?本王不是在盤問你,而只是詢問,一不知你姓名,二不知你來歷,問清了話便放你走,你且直言即是!這可是訴冤的好機會呀!”

經劉永銘這麼一提醒,婦人馬上應道:“那個在京裡做官的杜氏族人家裡其實沒有桑田。在徵收

生絲之前,他便將田地賣給了別人。”

劉永銘問道:“是在商洛大疫前還是大疫後?”

“大疫前呀,衙門開始收生絲的時候大疫還沒發呢。一開始還有發點絲款,後來便開始欠了,越欠越多!大疫以後,杜家就把桑田給賣了。”

杜春秋賣桑田不是為了盈利,更不是家裡沒銀子週轉。

而是因為當時商洛府人口銳減,桑農更是病亡了許多。

他們家因為家境好,屯糧多,鎖了門以後,只叫一僕人做好防護,出入採買些必要品,所以杜家當時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災情一過,在長安城裡做官的杜春秋便發現了問題所在。

那就是飢腸轆轆的災民隨時都能眯上他們家,想洗劫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