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步書海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地為熔爐,修士為薪柴

 只是他們空有形而不具備其神,呆呆傻傻的維持著一個姿勢。

 它們太微弱了,只是部分道則和精純能量的化身,被本體剝離出,不可能有絲毫靈性存在。

 這裡的元神光點以人族為最多,每一縷元神內都展現著他們所修之道。

 此刻,如同神瀑般落下的不僅僅是絲絲元神,還有修士所走出的道自行展現而出,蓬勃無比。

 即便是修行同樣的經文,每個人所修所悟之道,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

 他們的絲絲元神內顯露出種種道像,在本源世界中製造出諸多奇異的景象。

 神犼咆哮,蛟龍橫海,青凰盤旋於九天,有的修士信奉己身,有的修士顯化魔像.

 除此之外鐘鼎塔爐,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是元神之力塑造的道像,流露著非常之道韻。

 這些元神,都來自於姜雲創建的帝之高塔,修士每一次戰鬥都要被汲取一絲元神之力。

 他的說法,這縷神念就是用作復刻修士本體的戰力,如此才能入塔內戰鬥一次。

 世間如此歷練的秘器有許多,即便是不死天皇給兒子留下的對戰棋盤都是如此,至少需要消耗一絲元神之力。

 所以此時無人懷疑帝之高塔,反而還受到了極大的追捧。

 因為這種輔助秘器都是極其珍稀的,他們就是想要消耗,都找不到地方。

 帝之高塔內是一方真正的世界,交戰雙方是道與道的碰撞,而非是元神的化身。

 沒有人能掌控一方與自身本源相連的世界,就沒有人知道這一點。

 所以那些絲絲縷縷的元神進入本源世界之中,根本沒有被消耗,都匯聚在了此地。

 如果有人知曉這種變化的話,他們闖蕩起帝之高塔,估計就會慎重無比了。

 畢竟那怕是一絲一縷的元神,被人掌控在手中,任誰也睡不踏實了。

 即使不能被輕易的操縱生死,但每當詛咒之術臨身,元神就好似不設防備了,能順著這縷元神直達本源。

 這是遠比自身精血還要重要,還要不能洩露的東西。

 姜雲盤膝而坐在這方天地中央,看著元神之力匯聚成的海洋,心中推演完善著煉化元神的方式。

 “此地匯聚闖蕩過帝之高塔修士們的絲絲縷縷元神,印證了他們的道,能否以此為薪柴,促進印證本源世界的發展和進步哪?”

 有一個東西,其實和這些絲絲縷縷的元神之力很像,那便是信仰之力。

 信仰之力需要億萬眾生的祈禱匯聚在一起,才能有一定能威能和效果。

 而且紅塵之中燒香拜佛,眾生思緒紛雜錯亂,有著很大的隱患,所以香火有毒。

 但這些修士們貢獻出絲絲縷縷的元神之力便不同了,本身而言就蘊含著極其強大的威能。

 這是一個人畢生的信仰之力,都無法與之比擬的。

 他們切下一縷元神之時,信念很純粹,只有一個‘戰’字。

 可即便如此,姜雲若是煉化如此多的元神之力入己身,也會出現大問題的。

 他並不會採取此等弊端如此大的方法,姜雲所圖的也並非如此。

 將這些元神之力匯聚於此,姜雲所求的其實是道,是這些修士所修所悟之道。

 姜雲是想以這些修士之道為薪柴,元神之力為火,焚燒完善這口本源天地的熔爐,之後再反饋滋養己身。

 本源世界未來的發展,從帝之高塔推廣的那一天開始,他就一直在著手完善這個事情了。

 隨著源戒推向整條古路,此地絲絲縷縷的元神之力匯聚成海,終於可以嘗試這個方法了。

 在以身為種的路上,許多修士們都叫囂著以天地為熔爐,來熔鍊出己身之大道。

 殊不知,這片天地既然是熔爐,那什麼東西是薪柴哪?

 天地內大道的提升和演變,同樣是以修士之道為薪柴,不斷完善的。

 就好似一方生命源地上的修士成帝,會反哺一方星辰,沾染上古之大帝的道則和氣機。

 修士以天地為熔爐,天地以修士為薪柴,這很合理!

 姜雲的這方天地的‘薪柴’不足,找外面那方天地借一點,沒什麼問題吧?

 它自己都沒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