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9 作品

第123章 個體戶第一街

李建昆看出他們的疑惑,笑道:“很多人只知道魯迅,魯迅他媳婦兒卻沒什麼人關注,魯夫人呢,叫許廣平,喏,她兒時的故居就在這條街裡。

“祖上有位叫許拜庭,大清第一鹽商,許氏在南方很出名,這條街是他們家族的發祥地,裡頭還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呢。”

小王和陳亞軍恍然,一副你懂得真多的模樣。

一時竟忽略了,這點歷史,跟高第街現在的格局,屁關係沒有。

這叫轉移注意力。

三人走進牌樓,眼前豁然開朗。

只見臨街二面,用竹架、鐵架子,搭起不少簡易的攤位。

上面或擺,或掛著,許多鞋帽、小百貨、衣裳……特新潮的衣裳。

不再是一成不變的黑白灰藍,色彩繽紛豔麗,一些路過的姑娘,駐足打量,都挪不開眼。

實際上,小王和陳亞軍早就有種感覺:羊城人穿的真好看!

到這裡後,尤為明顯。

街道上多半人穿的褲子,不再那麼肥大,更加修身。

男人穿著一種帶領口,下面有兩粒釦子,垂感十足的短袖衫。

姑娘們穿著束腰的裙襬,白色帶斑點,棕色帶綠格子……

讓他們覺得自己像個土鱉。

“昆哥,這裡好多賣貨的呀!”

陳亞軍這才回過神,表情激動不已,這可不就是一方寶地嗎?

賣的還都是在京城見都沒見過的玩意。

這要販回去賣,還能不賺?

“誒建昆,這麼多好貨,怎麼沒見多少人買?這些攤主,咋也不吆喝兩嗓子?我們批量買,他們貨夠嗎?”

小王開口便是三連問。

李建昆都不知道怎麼回答,抬腳道:“走吧,先逛逛。”

高第街目前的客流,確實不多。

一來賣的這些個玩意,在內陸稀罕,在本地卻很常見。二來,市場形成沒多久,也是二月份政策公佈之後的事,許多外地客商根本沒撈到消息。

再等個一兩年,這地方得爆!

後面有個說法,叫“沒到過高第街就等於沒到過本市”;進入高第街後,走路都要“慢三步”。

80年代中期,這裡日均客流達到20萬人次!

還有種說法是,像漢正街和城隍廟這些後起的個體戶市場,都是照搬高第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