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111章 御駕親征




對於成都府衙諸人來說,前一刻還在感嘆血戰怛羅斯的高仙芝後繼有人。



這封常清引兵強叩國門迫使其國君請降,何其威也!



而下一刻如此英雄名將便成白身,捲入這安史之亂的濁流中,令人感嘆。



【玄宗剛在長安高調錶態,後腳就收到了前線的急報:



高仙芝棄守陝州,引兵退守潼關。



這個決定是在封常清的勸說下做出的,而兩位名將的綜合考慮也很合理。



首先,此時高仙芝所率的天武軍同樣募自禁軍,此時禁軍的水平套用史書中的一句話就是“皆不受甲”。



也就是連盔甲都不知道怎麼穿,高仙芝本就被爛兵搞得焦頭爛額。



其次,此時潼關雖是天險,但無駐兵,高仙芝面對叛軍若是不幸敗了,叛軍是完全能夠一波直接捅穿潼關,兵臨長安的。



所以在封常清到來後,兩位名將彼此合計了一下,最終決定退守潼關,等其他節度使援軍。



他們兩人對大唐邊軍的能力知根知底,即使安祿山手下雜胡強悍,但隴右河西也都是要和吐蕃連年征戰的,誰又比誰差了?



而兩位將領的決定,套用現在的評論就是:



軍事上無可指摘,政治上授人把柄。



755年,十二月一日,高仙芝受命平叛,於長安募兵出關。



同月十二日,高仙芝退守潼關。



同月二十日,監軍宦官邊令誠誣告高仙芝倒賣軍糧。



同月二十一日,邊令誠奉玄宗手諭,將高仙芝封常清斬於潼關。



關於邊令誠與高仙芝的矛盾,舊唐書稱這個宦官想插手軍務,新唐書稱邊令誠有私事請託。



但總之,都被以國事為重的高仙芝給硬頂了回去,兩人因此結怨。



玄宗被安祿山背叛之後心態上來了個大反轉,對於將領由極其信任變成了極不信任。



而宦官邊令誠精準的摸到了玄宗的脈搏,然後借皇權這把快刀斬了忠唐名將。



此時玄宗為了安穩人心,於是再發詔書:



朕真的要御駕親征,定要親手宰了安祿山這個叛賊!】



又自斷臂膀,而且一次斬兩個?



李世民感覺想大笑,笑這玄宗咎由自取,親手將李唐江山摧折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又想大哭,哭這忠臣良將,哭那無辜遭殃的大唐黎民。



最終,這位大唐皇帝彷彿自暴自棄了一般,不管孫思邈的勸阻給自己滿了一杯葡萄釀,盡飲之後擲杯於地:



“那便讓朕看看,這叛軍是如何攻克這天下雄關的!”



“讓朕見識一下,這好兒孫是如何御駕親征的!”



話語間有一股咬牙切齒的味道。



如今李世民也已經咂摸出來味道了:



王忠嗣若在,安祿山敢叛否?



封常清與高仙芝已死,潼關還能稱固若金湯否?



如今連斬三次臂膀,寒忠士之心,他李世民倒要看看:



這好兒孫,是如何力挽狂瀾,把自己挽到成都去的?



……



張飛驚歎:



“這安祿山,真真不是玄宗私生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