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50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




龐統也嘆息:



“孔明所言倒也不差,曹氏之禍乃自取,若其子仿若孫仲謀,定無司馬氏之禍。”



張飛撇撇嘴不屑:



“寫的如此好看又有何用?”



“不過合肥,獻表稱臣,背信棄義,貽笑千古。”



“哦對了。”張飛滿眼好奇:



“大哥你想不想當孫破虜?”



劉備噎了一下,最終還是幽幽道:



“阿斗還小。”



……



觀看光幕這種體驗對侯君集來說頗為新奇。



此時評判道:“這甘興霸之膽氣,有大家之一二。”



這句話大家倒是認同,自己家這位陛下軍功是真沒的說,以少勝多戰役不可計數,悍勇絕倫。



李世民淡淡掃一眼渾不在意。



一場失敗的夜襲罷了,沒成功有什麼好誇的?



不過對於曹操的這個感嘆嘛……李世民就不太認可了:



“終其一生不過守業江東,不如吾太子也!”



李世民可是記得清楚,百年盛世呢,就算他打了雄厚的底子,那也有八十年需要自己的兒子孫子接力。



由此可以簡單推測,兒子孫子做的都不錯,可能就是到了後面才出了問題。



一時間李世民反而還有點喜滋滋的:



朕千古一帝,兒子拓業明君,孫子多半也是明君。



什麼曹阿瞞啊孫仲謀啊,別來碰瓷,咱千古一帝瞧不上嗷。



想讓真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那也得等晚唐再說。



這話自然也引來一番恭維,李世民哈哈大笑。



後面的閻立本運筆如飛,只覺得一支畫筆完全不夠用。



假若有下次,是不是得給陛下建議讓自己帶一些弟子或同僚過來?



【雖然《吳歷》有修飾美化孫權的嫌疑,不過曹老闆這句感嘆倒是很合理。



畢竟他是真的被孫權擋在濡須口不得寸進。



這一年曹老闆奔六十了,已經清楚的感覺到了歲月催人老。



對面年僅32歲的孫權就顯得非常的耀眼了,想要個這樣的繼承人也是順理成章的。



或者說,在宛城一夜害三賢之後,繼承人的選擇已經成了曹操的心病之一。



在濡須口之戰時,曹昂曹衝已死,曹操基本只能在曹丕和曹植當中二選一。



甚至濡須口之戰前,曹操命時年21歲的曹植留守鄴城,這已經是對繼承人明面上的考察了,但曹植給他交了個白卷。



後方文臣打小報告:曹植雖然文采飛揚,但經常任性而為,且還有縱酒的臭毛病,這讓曹操失望不已。



26歲的曹丕呢?無所事事,騎馬遊觀,曹操帶著曹丕在渦水練水軍,但曹丕一點都不感興趣,反而是騎馬遊河寫下了《臨渦賦》。



所以這曹老闆這句話雖然明面上是在誇孫權,但更深層次的也是對自己繼承人的一種敲打:



都給我向孫權學著點,別學劉表家那幾個敗家玩意兒。



也因此,曹丕後來面對孫權的請降才會那麼忘乎所以,直接幾個“帝不聽”丟掉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沒辦法,“別人家的孩子”在你面前伏低做小的誘惑,真不是一般人能拒絕的。】



靈感難產,第二更要晚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