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有風 作品

一百四十二章 見不到的人

    與劉子業商討定了這件事,楚玉內心一陣輕鬆,又順便跟劉子業提了一下科舉制度的可能性,這時候選拔官員,是採用舉薦的制度,這便容易傾向於任人唯親的惡性循環,官員大致從各地的高門權貴中選拔。促多出身低微但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反而不能進入政權中心,這就是楚玉為什麼之前要與那些人交好的原因。

    可是現在倘若換一個角度來看。即便與那些權貴交惡,難道就混不下去了嗎?

    劉子業粗暴而蠻橫的作風讓楚玉心驚,可心驚之餘,楚玉卻也看到了另一個角度的曙光,那便是打破門閥的政權壟斷地位——科舉。

    也許在一千多年後的二十一世紀,科舉是一種落後的選拔制度,但是現在才是公元幾世紀,換而言之。科舉制度在這個時候,其實是非常先進的。

    楚玉原本沒有想到這方面,畢竟她印象裡對科舉的感官不是太好,但是換了一個角度思維後,她才發現自己走了多麼遠的一段彎路:與其去討好那些士族門閥,倒不如直接幫助皇帝加強中央集權,把人才選拔的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楚玉越想越是心跳加速,只要能稍微鉗制住小皇帝的暴戾任性。這也許是可行的,反正她已經想好了退路,索性便最後放膽一試好了。

    劉子業聽了楚玉的描述,也覺得很是新鮮,這對他來說又好玩。又能夠打擊門閥貴族,實在是很合他的心意。唯一需要考慮的,便是這個制度推出來後,門閥貴族那一方可能會產生的強烈反彈。

    畢竟這將損害他們的利益。

    劉子業雖然性情暴躁,但這些日子來也算有些長進,他看出來這個制度的前景和難度,也不忙著在一日之內定計,而楚玉自己對於科舉的具體程序也不太瞭解,只大致的明白是通過考試在各地選拔讀書人為官,但具體怎麼考,卻又需要仔細的思量。

    走出皇宮時楚玉覺得很輕鬆,因為今天她沒有跟劉子業提殺三王的事,王意之留書的那一筆,讓她看到了從前的狹隘和軟弱,她根本就不是那種心狠手辣殺伐決斷的人,也不是擅長鑽營謀算的智者,她雖然有超越千年的眼光,卻未必有超越千年的智謀,強迫自己去做那樣的人,反而容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