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千愁 作品

第913章 牛有道,你別過分了!

    有些事不得不防。

    不但要防,而且還得認真對待。

    和嚴立樂呵一陣送走後,牛有道立刻招了管芳儀和袁罡過來,讓立刻聯繫曉月閣的玉蒼、萬獸門的長老晁敬以及四海那邊等相關方,聖境之行,讓他們務必爭取派出可靠的自己人參與。

    未雨綢繆,以防萬一!

    ……

    韓國開始從宋國境內撤軍了。

    本來還沒有逼到非要撤軍的地步,可金爵一貫求穩,對於可能會出現的危險高度警惕,為此不惜抗下了所有的責任,把自己大司馬的位置都給丟了,直接被貶成了庶民,硬是鼓動了韓國撤軍。

    獲悉消息後,圖謀未能得逞的蒙山鳴仰天長嘆,覺得可惜了,真要把韓、宋給拖疲了,燕國未必沒有吞併掉韓宋的可能,可一勞永逸解決掉後患,秦國新立國力不強正是機會啊!

    至於金爵被貶為了庶民,在蒙山鳴看來就是扯淡,只要金爵聖眷猶在,一旦有事,隨時可以復出,金爵那種地位的人再怎麼貶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庶民,照樣一堆人保護。

    撤軍途中的金爵也是惆悵不已,本想欺宋國面臨的窘境以撤兵為條件,希望能把之前攻佔的臨近韓國的幾個宋國州府給切割到韓國手中。

    談判過程中,宋國三大派一聽韓國願意撤軍,已經暗暗鬆了口氣,趕緊答應了。

    誰知吳公嶺死活不肯,堅持韓國必須徹底歸還所佔的所有宋國領土,為此不惜鼓動著下面人嗷嗷叫著,說什麼寧願戰死,也不讓寸土。

    宋國已經沒能力再打下去了,再耗個一年半載的話,宋國境內毀成這樣,大軍補給困難,耗下去整個宋軍餓都要餓死了,還打什麼打?

    宋國三大派雖惱怒,卻也拿吳公嶺沒辦法,這種情況下,總不能再把吳公嶺一系的人給清洗掉吧?真要那樣做了,韓國怕是要高興壞了,別說撤軍,估計得趁勢把宋國給佔了。

    最後,吳公嶺贏了。

    韓國大的策略已下,撤軍是必然的事情,吳公嶺非要不惜代價跟你死磕到底,韓國不可能在為了宋國那幾個州,繼續跟宋軍纏著把韓國的國力繼續消耗下去。

    雙方最終談成,宋軍不再纏鬥,韓軍全面撤回韓國境內。

    宋國三大派對這結果自然是喜出望外,敢情吳公嶺是對的,韓軍談判前的強勢完全是在虛張聲勢。

    這個過程中,面對韓國的強勢,倒不是宋國三大派糊塗,而是和吳公嶺的著眼點不一樣。

    韓軍撤了,兩國停戰了,終於不用再打了,且全面收復了宋國淪陷的國土,苦難中熬過來的宋國子民們喜極而泣,喜訊所到之處皆是高呼“陛下萬歲”的動靜,一時間吳公嶺在宋國境內的名望如日中天,無人可及!

    宋國三大派發現,擁吳公嶺上位似乎還真是選對了人,至少比牧卓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