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行者北冥 作品

第39章 葛昭公再創黃天(三)陶恭祖黃雀在後

    “大家看現在是什麼時間?是191年夏末,秋收前一向是糧食最緊張的時刻,而陶謙派到這裡來的軍隊有足足上萬人,需要大筆糧食維持駐紮。”

    “但是他們沒法從城內獲得任何補給,英明如我早在圍城戰開始之前,就大規模的銷燬糧食,要走的時候更是把糧食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燒掉。”

    不是,前面不是你誇口說攻守雙方一比一穩得一筆嗎?怎麼反而自己這麼沒底氣?於是彈幕中出現“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嘲諷。

    “然後陶謙軍還沒法從北海的附邑那獲得補給,我從去年就開始騷擾、咳咳,在北海周邊進行黃天的事業,攻克北海沒多久陶謙軍就殺過來,然後又是一輪蹂躪,今年秋收糧食肯定非常難看。”

    “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大量流民,所以我只需要輕輕一點,以這幾百人的老營又可以擴充,不說能恢復原來的上萬,起碼兩三千是有的吧。”

    結果證實葛昭度低估了流民的數量,幾輪招募以後,剛剛被打殘的葛昭軍,又擴充至四千餘人,當然戰力比原來更加慘不忍睹就是了。

    手頭上這點人馬,自然不敢去嘗試收復北海,但是在官道上設下埋伏圈,去進攻運輸隊還是可以的。

    “缺糧怎麼辦?那就只能從陶謙軍的基本盤,也就是下邳那裡運過來,這路上就一條官道,閉著眼睛都能撞到,難不成陶謙還想從小沛繞道濮陽去北海?”

    彈幕頓時刷過“葛大王真的成為土匪”的調笑,下面就有彈幕應和“此路是我開那應該屬於路霸”。

    不管變成土匪還是惡霸,葛昭度的猜測都十分正確,糧食正源源不斷的運輸過來,即使是秋收後也同樣如此,因為今年北海的收入根本無法自給,等於陶謙軍吞併北海不但沒有獲得利益,反而給自己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

    在書評區發了一個龍套樓,感興趣的可以去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