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行者北冥 作品

第五百九十八章:開荒路(八)重返北地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新曆647年,殖民者已經基本瞭解彌賽亞群島周邊海域的情況,甚至將通往北地的航路給探明。

此外愛夏港已經開發的基本合格,具備一定維修船隻的功能,港口也培育起一批般轉貨物的熟練工。

同時島嶼上的農業也逐漸發展起來,雖然說口糧依舊沒有辦法自給,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依舊需要晶耀提供糧食,但至少已經可以向港口提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提供新鮮蔬菜和水果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止船員患上敗血症,這是愛夏這邊事先就交代好的。

雖然說這個世界實行了長達百年的禁海令,但一些關於遠洋航行的知識,還是在書本中保留下來,不至於完全從零開始發展航海業。

於是計劃到這一步的時候終於可以繼續推進,一些船隻從彌賽亞群島出發前往北地,準備對當地的沿海情況進行考察。

這個考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人類已經離開北地六百餘年,滄海桑田天知道當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更何況北地的資料很多都被銷燬,文化方面或多或少還保留了一些部分,但地理方面是銷燬的重中之重,畢竟要防止有人逃回北地。

而北地距離彌賽亞群島終究路程不短,所以在對當地情況有初步的瞭解之後,在北地建立一個哨站的行動也很快被提上日程。

這個殖民者在北地建立的第一個新哨站,最終被命名為“新新晶耀”,有時候也被稱作“第三晶耀城”。

畢竟嘛已經有一個“新晶耀”了,在南土晶耀河的入海口那邊,現在多出一個“新新晶耀”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歷史上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邦就叫“新城”,之後又在伊比利亞建了一座“新新城”。

“新城”是意譯而來的城市名稱,如果用腓尼基語音譯的話叫做“迦太基”,羅馬人將其稱之為“布匿”,後來還把這座城市給撒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