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行者北冥 作品

第五百二十六章《生命的史詩》(三)進入之前·科普講座(下)





畢竟《生命的史詩》是一款多人網遊,玩家之間如何界定彼此的強弱?最簡單也最能讓人服氣的方式自然就是戰鬥。





你的物種把我給幹掉了,那你的物種就是無可爭議的強,獲得“進化點”這些獎勵大家都沒意見。





可要是不憑依戰鬥力這個指標,走什麼特殊而又別緻的路線,那麼這種比較主觀性的判斷,爭議就會比較大了。





而且要注意這是一款遊戲,所以世界中物種的膨脹,不會單純遵循歷史上的規律,玩家們個人的主觀態度佔據很大比例。





你這物種不靠直接的戰鬥力也能獲得進化點?那我不得聯合走進化道路的人,把你堵在復活泉水裡殺到退遊?





當然這是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但以玩家那種混亂中立的第四天災屬性,等真開了遊戲未必不會這麼做,所以相對來說還是單純憑戰鬥力說話,設計起來的難度最低。





而現在回到曹元嵐的講座之中,他大體是按照古生物發展的流程,從前寒武紀時代一直講到白堊紀,對於人類誕生以後的新生代只是蜻蜓點水般略過。





除了按照時間推進以外,在這個講座過程中還有一個主軸,那就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物種滅絕在歷史上發生過二十多次,大多數時候都被稱作小型物種滅絕,只有5次被稱之為大滅絕。





當然即便是所謂的小型物種滅絕,只是和大滅絕相比較而言,但就全球範圍來說依舊是非常恐怖的一場浩劫。





物種大滅絕這個知識點同樣是鍾善澤的空白盲區,他過去只知道導致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大滅絕”。





在聽完曹元嵐的這次講座後,鍾善澤才瞭解原來“白堊紀大滅絕”在威力上只能算是弟弟,也就比“大滅絕之恥”的“三疊紀大滅絕”要強一些。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5次大滅絕中,論時間長度有漫長的“泥盆紀大滅絕”,論威力強度有毀天滅地的“二疊紀大滅絕”,哪一個都要強於“白堊紀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