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五十三 還送米和麵

    “姥爺,先讓大家休息兩天,然後可以到工廠上班,十八歲以上,不管男女都要,等下我讓人把五百斤土豆送來。”劉大雙熱情的說。

    “中!中!”姥爺連連答應著。

    姚平治也介紹了幾戶過來,也有幾戶是自己找來的。

    劉大雙感覺速度太慢,這樣下去,一年也來不了一百戶,離他預計的差很遠。

    還有兩三個月,中東鐵路就通車了,但按照歷史上的統計,關裡來開荒的人基本上都是定居在了鐵路沿線。

    可靖安沒通火車呀?劉大雙想著要做做廣告,宣傳一下他的優惠政策,多吸引人來。

    電視沒有,網絡沒有,去哪裡做廣告呢?

    劉大雙想起小時候電線杆子上,廁所裡,牆壁上貼滿了“老紅軍”專治x病的廣告。

    大家都當笑話看,結果幾十年後,全國到處都是這些“老紅軍”辦的現代化醫院。

    這說明,電線杆子廣告效果不錯。

    為了通俗易懂,便於傳播,劉大雙終於摸了一次筆桿子,苦思冥想做了一首詩。

    奉天靖安縣,

    良田有千萬,

    一戶三間房,

    還送米和麵。

    自己吟誦了幾遍,琅琅上口,不免有幾分得意,這可比“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有文化多了。

    讓郭先生寫了幾百份,給縣城裡各個店鋪都送了幾張,讓大家想辦法送到關裡去。就連姚平治那兒也送了一厚摞,讓他想法送到關裡貼大街上。

    道理誰都懂,人多生意自然好,大家嘻嘻哈哈的也都當回事兒辦了。

    這是劉大雙第一次寫詩,“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史學家評論。

    二十年後,靖安已經是東北中心大城市了,還有人唸叨著這首詩來找劉大雙要田,要房,要米和麵。

    因為沒說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