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草原上的牛 作品

七 名氣大了

    剛剛拉開門,就聽見外面很大的動靜。

    一個藍襖女人,端著半碗粥,伸到孟氏鼻子底下,嘴裡大聲嚷嚷著:

    “雙他媽,你聞聞,這粥能喝嗎?全是松油子味。你們家孩子這都淘出花花來了!”

    完了,又是告狀的,劉大雙關上作坊門,嗖地一下竄回去,隨後,感到後背有點發冷,扭頭一看,老劉的目光像刀一樣盯著他。

    蔫頭巴腦的,劉大雙也不覺得肚子餓了,一心一意地做皮。

    脫脂完成,接下來就是做皮比較關鍵一步,浸灰。

    浸灰,顧名思義就是用石灰水浸泡,目的是把皮子內部的脂肪,皮間質去掉,讓毛根鬆動,皮子表皮脫落,露出真皮層。適當地使皮革纖維鬆散,但又不能破壞的太嚴重。這個度的把握就是做皮水平高低的一個體現,所以,皮革界有句俗語“好皮出在灰缸裡”。

    知道浸灰的重要性,劉大雙一點不敢馬虎,按著比例加好石灰,便每隔一段時間翻動一次,儘量使皮子漫的均勻。

    晚飯時,孟氏免不了一頓數落:“這下好了,你可出名了,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大家全陪著你吃松油飯。”

    劉大雙低頭扒飯,心裡長嘆一聲:“唉!穿越到大清朝第一個名聲就這麼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