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雪輕竹 作品

第1484章、那個四十多歲的胖子

    德國的501政策由來已久。

    最早提出的目的是保護俱樂部的財政健康,因為這項政策規定了外來資本擁有股權不能達到半數(這樣他們就不可能成為大股東),結果是隻有俱樂部本身的主體公司才能在運營中起到主導作用,根據會員制的原則,會員們才決定著俱樂部的真正生死。

    這樣的政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防止俱樂部遭遇不良資產的入侵或者受過多的債務拖累,實現構想的財政健康狀況。

    但也因為這種政策,很多投資不願意進入德甲市場,他們不想當冤大頭——花了錢,還管不了事。

    隨著國際足壇形勢的發展,很多德國人已經開始考慮,這個政策是否該改變甚至廢除。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給予了俱樂部的管理主體太大的舒適區。

    就像慕尼黑1860降級地區聯賽的狗血情節一樣。

    他們曾經因為債務危機,即將強行降級,球隊的小股東願意慷慨解囊補齊德乙參賽費用,然而管理層竟然沒批?!

    最終這支曾經輝煌一時的球隊只能在業餘聯賽混跡。

    除此之外,德甲不少俱樂部的高層在501的利益保護下越發不思進取、混吃等死,就像多特、不來梅經歷巔峰後成績的下滑,還有不少中上游球隊頻繁的賣血,這些保守帶來的負面效應幾乎在影響著每個俱樂部的高管。

    不過501政策也有例外,一些控股時間超過30年的企業,包括拜耳(勒沃庫森)、大眾(狼堡),以及為霍芬海姆俱樂部的發展作出過傑出貢獻的霍普,他們就跨越了這個政策的限制,最終曾為了球隊的真正主人。

    而這次雲盛沒有收購俱樂部,直接收購克蘭的公司,就是做著這種打算。

    雖然克蘭利用科特布斯吸血多年,但是畢竟這些年他也為俱樂部做了許多,今年正好滿30年,符合年限。

    而且雖然克蘭吸血多年,但他給科特布斯的投資也不少,滿打滿算,也已經夠得上政策的基本下限了。

    這樣一來,雲天公司想要徹底掌控科特布斯,已經滿足了幾乎所有的條件,甚至德國足協都沒有反對。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件事,就是俱樂部會員的投票。

    現在俱樂部依然是會員制,除非會員投票超過半數,允許雲天公司徹底控股的行為,這樣科特布斯才能真正的被雲盛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