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四百七十九章:拉格朗日點

    騎著小電驢,走在前往可控核聚變園區的路上,韓元算了算時間,發現差不多外太空探索任務的第一年已經過去快七個月了。

    這不由的讓他皺起了眉頭,第一年的時間過的比他預算中的還要快,七個月一眨眼就過去了,現在只剩下了五個月,而五個月的時間,並不夠他將小型化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和新型飛船造出來的。

    小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好說,如果數控加工設備和智能機器人的數量夠的話,可以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製造出來。

    但應用初級磁場反重力引起的新型飛船就不行了。

    這架磁場反重力宇宙飛船是需要搭載他前往月球的,質量方面需要得到十足的保證。

    這樣的話,大型3d打印工廠幾乎就派不上用場了,幾乎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得通過數控設備來進行加工。

    通過打印設備打印出來的零部件在性能上比不上鑄造的零件這是事實,即便是有‘三鋁鈦鈥-二釔-氨羧配合材料’可以增加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比不上純原生的鑄造零件。

    增材製造和減材製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能將其應用到x-1型工業機器人上是因為工業機器人即便是出現了質量問題也頂多是損壞了機器人,損失了一些財產而已。

    對他自己的生命安全沒有影響。

    但磁場反重力飛船不同,如果在太空中出現了問題,他連逃的機會都不一定有。

    就像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一樣,這種設計到危險的設備,他是不可能使用3d打印零件來製造的。

    韓元簡單計算了一下,即便是是數量眾多的x-1型工業機器人作為勞動力,完成一架宇宙飛船建造需要的時間恐怕也要八九個月。

    畢竟一艘航天飛船從各個零件的製造再到組裝、測試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不是單純的增加機器人就能搞定的。

    他發現自己之前想錯了,之前想著將磁場反重力飛船造出來後再來將紅外空間望遠鏡送上天,但現在才發現時間不夠了。

    搖了搖頭,韓元從思考中回過神來。

    時間不夠對他來說影響倒也影響並不算很大,將紅外空間望遠鏡送上天並不是說一定要通過磁場反重力宇宙飛船來。

    運載火箭,航天飛機這些都可以。

    特別是航天飛機,他之前就有過製造零號航天飛機的經驗,再複製一個也不是很難。

    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航程問題。

    零號航天飛機的航程並不算很遠,極限差不多在兩千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附近。

    再遠的話,它自身攜帶的燃料就無法供它飛回來了。

    而正在進行最後組裝工作的紅外光外太空望遠鏡的投放點,是拉格朗日點中的第二節點。

    這個節點距離地球表面足足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公里的距離,這個距離比地月距離的三十八萬公里還要遠出近四倍。

    之所以要選擇這麼遠的距離,是因為拉格朗日點的特性。

    拉格朗日點是指兩個大天體的引力合力等於一個小得多的第三天體所感受到的離心力的空間位置。

    眾所周知,所有物體都有產生萬有引力,而質量越大的物體產生的萬有引力就越強。

    比如太陽和地球,兩者之間的引力在太空中相遇接觸的時候,就會因為力的相互作用創造了一個平衡點。

    而如果航天器可以進入這個平衡點,就可以一直“停”下來進行觀測。

    太陽和地球間已經被人類發現的‘拉格朗日點’一共有五個。

    其中韋伯望遠鏡就停留在一百五十萬公里之外的l2點位上。

    這個l2點位也是韓元的目標。

    因為l2號點位於太陽和地球的連線上,但與太陽的方向相反,在這一點上,地球、月球和太陽都在它的後面,進而讓這個位置遠離了太陽熱和光的干擾。

    而避免了太陽的熱和光干擾,對於空間望遠鏡來說至關重要,這能讓它對微小的紅外信號更敏感,從而捕捉到來自宇宙更深處的紅外光。

    除此之外,也正是因為避免了太陽熱和太陽光的干擾,如果在這個點放上物體,它的溫度會遠比其他地方更低,更有利於紅外空間望遠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