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三百五十九章:彩色閃電

    至於更換一些保護材料以及敏感元件什麼的,那並不算什麼,無非就是花費一些科技積分以及時間的事情而已。

    想到這,韓元又覺得有點奇怪。

    一是奇怪航天飛機的損傷。

    他現在在檢查航天飛機的受損情況,雖然的確有損傷,但沒有他計算中的那麼嚴重。

    一些部署在航天飛機內部的敏感元件並沒有如預料中一樣全部燒燬。

    他是做好了部署在外部的敏感元件甚至是內部的敏感元件,包括一些控制芯片在內全部燒掉的準備的。

    但一路檢查下來卻發現,雖然因為強磁場的關係,部分敏感元件的確燒掉了一些,但數量方面不算很多。

    這些燒燬的元件,基本都在保護材料之下,並沒有深入航天飛機內部。

    最讓韓元擔心的功能芯片以及零部件執行芯片之類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問題。

    損失之小,讓人感覺奇怪。

    第二則是奇怪,為什麼尾風攜帶的捲雲,會出現如此龐大的閃電。

    之前因為擔心航天飛機的狀況,韓元並沒有去計算情況。

    現在航天飛機平穩落點了,他在心中依舊日誌反饋的情況以及之前看到的雷電大小/長度計算了一下。

    那一道擊中航天飛機的閃電,長度超過了七公里,寬度也在十二米以上。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

    這種規模大小的閃現,想要形成,只有超高速碰撞的雷雨雲才有可能。

    只有當雷雨雲自身聚集的電荷達到一定的數量時,才能在雲內不同部位之間或者雲與地面之間就形成了很強的電場。

    如果要形成擊中航天飛機的閃電規模大小,需要電場強度高達一萬伏特每平方釐米。

    這麼強的電場,足以將數公里的大氣層直接擊穿,需要高速的冷熱空氣對沖。

    而颱風過境的尾風,攜帶的卷尾雖然移速較快,但因為沒有太強的冷熱空氣對沖,無法攜帶太多的電荷。

    雖然碰撞偶爾會形成閃電,但幾乎不可能出現這麼大的。

    而且這麼龐大的閃電,其內蘊含的能量,以及閃電本身的溫度,都不是航天飛機能承受住的。

    另外,這道擊中航天飛機的閃電形狀,也很詭異。

    它雖然很粗壯,但沒有任何分支,而且相當筆直,這很不可思議。

    現在回想起來,給韓元的感覺就像是這道閃電是人為操控,衝著航天飛機去的。

    越想,韓元愈發覺得疑點很多,加快檢查速度,將一些關鍵零件檢測後,迅速返回控制室調用詳細日誌。

    他想通過詳細日誌,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雖然零號航天飛機比現代化的飛機都要簡陋,但裡面還是有不少的探針一類的檢測器的。

    這些檢測元件的作用就在這裡,如果航天飛機出了什麼事情,至少能通過傳遞回來的日誌讓他知道到底是怎麼死的。

    .......

    回到控制室,通過特製輸入設備,韓元迅速根據時間條件找到雷電劈中航天飛機時的日誌。

    日誌都是主功能芯片收集後統一傳遞回來的,只不過有分類,傳遞到地面後,中央計算機會根據分類將其存放到不同類型的文件夾中。

    比如溫度探測器傳遞回來的數據會單獨保存在一個區域,鋰硫電池電能儲備情況也會單獨保存在一個區域。

    像這次航天飛機被雷劈,造成了敏感元件的損壞,以及部分保護材料及太陽能發電板的損壞,這些都會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一番瀏覽下來,韓元的眉頭是越皺越深。

    從日誌文件中來看,這道閃電還真如他剛剛檢查航天飛機是想的一樣,有著各種詭異。

    首先是溫度,這道閃電的溫度遠低於正常閃電。

    從部署在已經損壞了的保護材料下面的溫度檢測儀以及部署在導電裝置上的探測儀記錄下來的數據來看,這道閃電的擊中航天飛機時的瞬間溫度,只有四千多度。

    別看這個溫度很高,但它遠遠低於正常閃電的溫度。

    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白色閃電,其溫度也能輕鬆達到一萬七千度以上,別說是彩色閃電了。

    如果是蘊含能量最高的紫色閃電,其溫度甚至能達到三四萬度。

    對比之下四千多度的溫度簡直是啥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