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寒秋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奇葩的翻滾散熱方式

    製造‘零號’系列衛星,需要的新技術並不多。

    像鑭化鎵硅太陽能薄膜發電板、鋰硫電池這些東西都是很早之前就已經拿出來,並製造過的科技。

    稍稍麻煩一點的是功能性芯片的定製。

    以目前的情況,韓元暫時沒法將計算機小型化安插到衛星上,只能通過集成功能芯片來做一個固定的反應。

    這樣一來,零號衛星上佈置的芯片需要集成上去的功能數量還不少,比如簡單的計算功能、判斷功能、指令執行功能、數據存儲功能等。

    這些對應的是衛星的高度檢查,軌道調整,信號接收與返回等。

    缺少了這些,上天的衛星不超過十天就會劃破天際變成一顆璀璨的流星。

    說不定還會砸到韓元自己頭頂也有可能。

    一百六十公里的近地軌道還是太近了。

    這只是達到了衛星繞軌運行的最低要求而已。

    人類發射到太空的普通情況下並不會貼著地表飛行。

    像米國阿波羅飛船後期任務的停泊軌道低至一百十五千米時已經極為罕見的,更多情況下有效軌道高度至少四百公里起步。

    稍微低一點的也有,比如需要進行高清拍攝的軍事間諜衛星,氣象衛星,空間站這些。

    這些都在最低軌運行,但實際上也在三百公里以上的高空。

    因為軌道越低,離地面就越近,衛星/空間站遭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到引力的影響也就越大。

    這樣一來,保持衛星的軌道高度和速度就需要更多的燃料,極大的降低了衛星的使用壽命。

    不同軌道高度運行的衛星,其保持圓軌運行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一百六十公里的高空,需要7.9km/s的速度才能抵消地球引力的影響。

    但如果軌道拉高,拉高到五百公里的高空,那麼只需要7.62km/s的速度就能抵消引力的影響了。

    再往上,需要的速度就更低了。

    這是可以通過公式計算的,即gmm/(r^2)(衛星受到的地球引力)=mv^2/r(衛星運動的離心力)。

    如果簡化一下,可以先變成【gm/r=v^2】,再簡化一次可以寫成【v=√(gm/r)】。

    即便是一個只上過小學的人,都可以從簡化公式看出,衛星運動的線速度與其運行軌道高度是成平方反比的。

    即軌道高度越大,所需要的運動線速度越小。

    如果拉到3.6萬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速度甚至只需要3.1千米/秒就可以保持穩定的繞軌運動。

    這個速度遠低於第一宇宙速度。

    .......

    一個通訊衛星的製造,對於韓元來說並不困難。

    在有不少一些零件可以通過科技積分進行直接兌換的情況下,再加上數控機床的輔助。

    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他已經快搞定接近三分之一的零件了。

    稍稍麻煩一點的是長波信號天線的製造,製造這個花費了借接近六個多小時的時間。

    倒不是說形狀什麼的。

    而是製造衛星上長波天線的材料。

    在早期運載衛星的時候,信號天線因為材料問題, 一般都很長很大, 才能接收到足夠的信號。

    而航天飛機或者運載火箭空間都有一定的限制, 容不下長寬數米的天線組。

    但這玩意又很關鍵,必須要,所以只能使用記憶金屬來製造的。

    使用記憶金屬製造衛星天線組的好處是, 先成型後可以將其摺疊揉成小體積。

    運送到近地軌道後,因為近地軌道的條件符合製造條件, 信號天線會慢慢的恢復成原先的樣子。

    極大的縮小了空間的佔用率。

    缺點是低溫單程形狀記憶恢復金屬的加工步驟比較複雜。

    即便是韓元腦海中有對應的知識信息, 也免不了複雜的加工步驟。

    因為常見的鎳鈦基形狀記憶合金、銅基形狀記憶合金、鐵基形狀記憶合金都有自己的‘變態溫度’。

    這種‘變態溫度’是由金屬的物理性質決定的, 沒法改變。

    .......

    在考慮了三秒後,韓元決定使用鎳鈦基形記憶金屬來製造衛星上的天線。

    這種記憶金屬的製造相對於銅基、鐵基記憶金屬來說要簡單一些, 耗費的時間也少很多。

    製造方法是先按照一定的鎳鈦材料比進行配比冶煉合金。

    合金冶煉出來後塑形,然後進行高溫加熱,加熱到‘馬氏體狀態溫度’, 在這個溫度下再在ms記憶點附近進行大量形變, 形變度得超過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