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383章 “B環”關聯

 好吧,這是一則流言,真不真的,權當一樂,沒有侮辱誰的意思。

 盧燦刪減部分內容,放置到彎彎市場,將這個趣事說給田樂群聽。

 田樂群樂得直不起腰來,掐著盧燦的胳膊,“你……你也太貧了!”

 因為這則笑話,盧燦記住了施耐德電氣,還有西門子公司,此後對這兩家公司也有所瞭解。

 當然,上輩子的記憶,肯定不如黃浩東送來的情報豐富。

 這家創立於1836年的公司,創始人為施耐德兄弟,最早是克魯索地區的一家小型鋼鐵廠,當時的業務是為法國各大製造廠提供鋼坯。

 公司的發展,與企業領導人的戰略眼光,有著直接關係。

 領導者目光長遠,公司就能獲得蓬勃發展,反之,領導人急功近利,公司就會危機四伏。

 施耐德工業公司,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在施耐德兄弟,即在哥哥阿道夫·施耐德和弟弟伊薩依·施耐德領導期,專注於鋼鐵冶煉、鑄造,並取得很大成就——他們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度拿下艦船加農炮的鋼鐵訂單。

 炮鋼,是特種鋼材的一條生死線。

 1870年之後,伊薩依的兒子昂利·施耐德接手公司,開始多元化經營,投資採礦業,鋼鐵,電力,但公司的主要收入,依舊來自武器製造商的成功。

 施耐德公司走入低潮期。

 1918年之後,潘翁·施耐德上任,他對公司業務體系,進行大規模重組,形成以後施耐德的三大業務架構:梅日梅蘭,te電氣,美商三大品牌。

 潘翁·施耐德給施耐德公司帶來十多年的輝煌,但是,德國的工業崛起,很快給施耐德帶來沉重的壓力,三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更是雪上加霜。

 一直到二戰結束,潘翁·施耐德的兒子,查爾斯·施耐德成為新的Ceo。

 他想要公司能夠朝著“規模化、現代化、規範化”的方向前進。

 他將這一口號貫徹於所有的業務,無論是從建築和鋼鐵到電力,核能,還是併購與出口的戰略。Charlesschneider的政策迎來了巨大的成功。

 在1959年戴高樂將軍對外宣稱,施耐德是“國民經濟的領導者”。

 這算是施耐德公司歷史上最高光時刻。

 但是,查爾斯·施耐德這一政策,也讓施耐德公司背上沉重的包袱。

 諸如被大量投資拖累的微薄利潤,不足以維繫公司的創新研發;歐洲整體下降的重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導致他們的出口受到嚴重阻礙等等。

 在查爾斯·施耐德去世之後,從六十年代開始,施耐德公司一直在為之前十五年的投資,還債!

 七十年代後期,鋼鐵製造和造船等主要主營業務的衰落,幾乎使公司陷入癱瘓。

 雖然施耐德家族在1969年一度重新執掌公司大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組合調整,但也只能維持。進入八十年代,失望的伊薩依爵士,黯然隱退。

 在法國政府的干涉下,1981年,以迪迪埃·皮諾·瓦倫西亞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掌管這家法國工業脊樑集團。此時,經過多次的債轉股,法國政府已經成為施耐德工業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佔股比例為43%。

 迪迪埃·皮諾上臺之後,多次與法國工業部協商,準備砍掉很多虧損業務,釋放部分政府股權,以之吸納新的股本進入,以期盤活這家老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