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136 拱火

    翰林學士劉三吾也出班了,“陛下,考課法非取才之道,讀書人當修身養性。朝廷招賢納士,也不該是憑當庭對話或一篇文章來評定,這樣有失偏頗。《禮記》曰,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如今考課法一旦施行,這州、各府,必然只教做文章的讀書人,失了本義。”

    這個七十八歲的老頭是很有才華的,算得上是經明行修,練達時務之士,這是元朝遺臣和宿儒。就算是老朱,也常向他請教治國安民之道、選賢任能之策,並委以刊定典章禮制以及取士之法的重任,

    朝堂上不少文臣在這個時候也紛紛出班,看起來是在爭論考課法的事情,覺得對州、府、縣的壓力太大,會讓一些讀書人失了體面。

    但是這裡面,多少也是在為這些讀書人爭取待遇。

    朱雄英聽著,他其實不喜歡八股取士。但是這些文官的意思就很好,大概就是不要給他們任務指標,讀書人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應該優待,這樣才能夠培養出來名仕、君子。

    應試教育什麼的,朱雄英確實不喜歡。但是朱雄英也明白,應試教育相對來說是最公平不過。科舉其實也是一樣,根本不要說什麼真正的公平,能夠選擇的也只是相對公平。

    現在這些文人們又開始鬧么蛾子了,看起來是根本沒有記住兩宋時期的黨爭。看起來,這是很想要提前將東林黨這些給弄出來,來些清談之類的。

    “敢問任尚書,什麼樣的讀書人,才是於國於民又大用的讀書人?”朱雄英開口,毫不客氣問道,“倒是有些名仕,清談闊論倒是厲害,眼高手低的連一縣之地都做不好。還有些風流名士,一篇詩文、詞曲,便是治國能臣?”

    任亨泰表情一漲,隨即趕緊說道,“太孫殿下此言偏頗,確有一些讀書人附庸風雅......”

    “風雅?”朱雄英嘲笑起來,說道,“本宮倒是記得,陛下三令五申,官員不得狎妓。如今這應天府,青樓伎館倒是一些才子最多。才子佳人倒是美談,是吧?”

    劉三吾這個時候也站出來了,說道,“太孫殿下,《論語》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其實對於劉三吾,朱雄英是沒有多少意見的。這位老先生是真的有才華、能力,粗豪中甚有真氣。這位老先生,大概也屬於那種傳統文人的典範。

    只是朱雄英看不上一些看起來是讀書人的讀書人,那些人可沒有真正的修心養性。那些人讀書,只是為了爬上高位。未必是想著為國為民,而是魚肉百姓或者只是想著留個清名。

    朝堂上開始吵鬧起來,其實也不需要朱雄英真的下場去舌戰群儒,在他表明了態度後,一些勳貴、文臣,一個個的也迫不及待的下場。

    高坐龍椅的老朱只是聽著,站在丹璧前的大朱時不時的打個圓場、偶爾拉拉偏架,也就差不多了。

    既然開始了爭論,自然也就意味著很多的事情現在一時半會兒的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接下來,少不了是繼續要吵下去,估計還要繼續吵一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