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豬頭 作品

246 發飆

    嗯?

    嗯!

    一瞬間文臣們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們這個時候頗為激動,他們看到了朝堂重用文人的信號。在大明開國後,那些粗鄙武夫囂張跋扈太久了,現在也該是讀書人出息的時候了。

    以前那是沒辦法,那些粗鄙武夫不講道理,你和他們講理,那些人講不過就動手。再者就是皇帝的有意偏頗,也使得那些武勳一個個的囂張跋扈、有恃無恐。當然皇帝慢怠讀書人,這也是很多人心裡有數的,但是也無可奈何。

    大明現在要開始重用讀書人了,大明現在要讓那些囂張跋扈的武人低調起來了。

    當代衍聖公要入朝堂了,大明要朝堂論禮,這都是對於文臣們的重要活動,這都是大明要重視文人的一個信號,由不得這些一直被壓制的文臣們不激動。

    更加讓他們激動的,大概就是要為皇太子擇師了。

    其實‘先皇’是有大儒指導,宋濂算得上是朱標的半個老師。而如今的今上,實際上沒有一個真正的老師。他小時只是和一眾皇室子弟、勳貴子彈在大本堂讀書。

    雖然哪怕有人說今上幼時就好武事,只是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聽說過今上幼時就異於常人,十分聰穎的今上舉一反三、今上只是不願意好好的學儒家而已,這一點茹瑺再清楚不過了。

    而現在呢,大明要為皇太孫則師了,顯然就是大儒了,這可是未來的皇帝啊。一旦儲君開始重視儒家,讀書人的體面很快就有了。

    對太上皇不抱太大希望,對今上可能也沒辦法有過多的期待值。那就好好的培養儲君,只要儲君以後登上了大寶,讀書人就可以揚眉吐氣了,說不定可以做些大事、施展抱負了。

    老朱在朝堂上發了一通脾氣就走了,而朱允煐繼續在主持朝政,還是遷都、用兵的事情。也包括即將開始春耕等等,這都是朱允煐這個皇帝需要重視的事情,可不能馬虎大意。

    雖然老朱提前離開了奉天殿,雖然現在也都是在議論著一些朝政。只不過奉天殿上的氣氛並不是很好,這個時候很多人也都是在想著自己的一些心思。

    或許是在擔心這一科的舉子們的遭遇,或者是在考慮著朝堂論禮,也不排除有些人在想著諸如大儒之類的事情。

    不過該做好的事情肯定還是需要做好的,還沒有下朝呢。而且就算下朝了,也需要去坐堂,大明的俸祿可不是那麼好拿的,皇帝都是工作狂,文武百官自然也就需要跟著一起拼命了。

    這事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朱允煐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

    老朱坐龍椅的時候是這樣,小朱坐了天下也是這樣的一個待遇,不會有太多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