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

    食盒送到,家丁下臺等候,長生打開食盒,拿起筷子吃飯。

    他注意到倪晨伊先前的異常舉動,知道二層肯定藏著什麼東西,但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便立刻察看。

    飯食很精細,每樣都不多,長生此時哪有心思吃飯,吃過幾口之後便打開一層,看向二層,二層放的是黃色的春捲兒,一共有三個,但其中一個不是春捲兒,而是捲起來的黃紙。

    那張黃紙先前被倪晨伊打開過,此時卷的不很規則。

    由於臺下和院牆上都有人,長生便沒有拿起察看,而是用筷子將那黃紙鋪開,鋪開之後方才發現這不是尋常黃紙,而是一張符紙,他是龍虎山的道士,自家的符紙他自然認得,這張符紙就出自龍虎山。

    看罷符紙上的那列紅色字跡,長生心跳驟然加速,符紙上寫的是‘旨曰,申時登臺者盡誅。’

    這列文字鐵畫銀鉤,筆走龍蛇,無疑出自男人之手,正文之上有三點朱墨,此為畫符符頭,且紅字由硃砂書寫,種種跡象表明這張黃紙和黃紙上的文字都出自龍虎山道人之手。

    擔心惹人起疑,長生便沒有長時間呆滯,而是隨手拿起一個春捲塞進了嘴裡,藉著咀嚼掩飾自己心中的震驚和錯愕,與此同時急切思慮,這張符紙上的文字並不是倪晨伊寫的,倪晨伊先前蓋上蓋頭也只是為了看閱符紙上寫了什麼。

    而今身在長安的本門道人除了他和倪晨伊,就只有張善和張墨,張墨的筆跡他有印象,不是這樣的,符紙上的文字很可能出自張善之手,但他跟張善打交道不多,不太認得他的筆跡。

    正在暗自焦急,突然想起一事,龍虎山上有處仙雲臺,仙雲臺三字是張善的筆跡,略一回憶,便確定仙雲臺的臺字和登臺者的臺字出自一人之手,毫無疑問,這張符紙出自張善之手。

    符紙是龍虎山的,字是張善寫的,但讓他將申時以後登臺者盡數殺掉卻不是張善自己的主意,符紙上的‘旨曰’二字是重點,旨有兩種意思,一是道家高功的法旨,二是皇帝的聖旨,如果是法旨,張善沒必要多此一舉,因為張善乃龍虎山住持,高功法師,他的話就是法旨。

    排除了這種可能,‘旨曰’二字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皇上的旨意,是皇上授意張善轉告他,將申時以後所有登臺的挑戰者盡數殺掉。

    嚥下一個春捲兒,長生又拿起第二個塞進了嘴裡,咀嚼的同時又看了一遍那符紙和文字,確認無誤之後以筷子將符紙重新捲起,待第二個春捲嚥下之後,拿起捲起來的符紙塞進了嘴裡。

    符紙是黃的,春捲也是黃的,沒人注意到他第三次塞進嘴裡的不是春捲兒,不過有幾個人是例外的,授意的人,書寫的人,配合傳遞消息的人,看過符紙文字的人,這些人此時應該都在看著他,他吃下三個春捲,等同告訴這些人他已經收到了聖諭並銷燬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