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 作品

第151章華人銀行

  但是隨著大來財務、恆隆銀行等與海外信託銀行有密切關係的公司相繼破產或被接管,海外信託銀行的危機迅速表明化。

  1984年11月,海外信託銀行將華人銀行出.售,又計劃將工.商銀行售予道亨銀行,還未能成行,便於1985年6月6日,向外宣佈無力償還債項,成為繼恆隆銀行之後,第.二家被香江政.府接管的銀行。

  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香江政.府接管海外信託銀行之後,共動用40億元的外匯基金使其得以繼續運作,當時海託單是已知的壞賬便高達8950萬美元(近7億港元),其後查出海外信託銀行虧損高達31億元,至今已經三年半的時間。

  海託案發後,葉椿齡畏罪潛逃北美,1986年被北美警方逮捕,同年5月7日被引.渡回香江受審。董事局主.席張承忠攜鉅款外逃,在啟德機場遭香江警方拘捕,海託多位董事也被警方分別捉拿。海托出現危機,使1985年6月7日香江股市暴跌近90點,新加坡﹑馬來西亞股市也應聲下挫,香江和南洋都感受到了危機的影響。

  季宇寧選擇收購華人銀行的時機,正是在1982年2月,海託銀行大股東張明添去世,1982年3月,海託開始為支票輪做假賬。以及4月份,海託第.二大股東恆隆銀行莊清泉退出海託之後。

  季宇寧知道1982年開始,香江的地產市場不可避免地大幅滑落。

  等到1982年9月底,瑪麗訪問京城後,這種地產滑落的趨勢變成了地產的崩.盤。

  1982年,香江地價普遍下跌四成至六成不等,跌幅蕞大的是工業用地甚至高達九.成。

  此外由於香江的前景問題引發了股市大幅動盪和造成港幣的危機。

  由於很多香江本地銀行過度進行股市樓市的高風險投資,資產出現泡沫。再加上關聯貸.款的失衡,導致82年下半年開始銀行的擠兌風潮。

  在這兩年的銀行危機中有多家大銀行倒閉,蕞終被當局接管。

  這些都使得季宇寧必.須在82年初擁有一家香江本地的銀行,一方面保證自己香江企業以及內地企業資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把空間的現金更多的轉入到他自己的銀行,以便在82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股市和樓市的抄.底。

  在1981年的時候,季宇寧在香江的實力還不夠,當時他在香江的佈局也剛剛開始。而82年1月以後他和包霍二人成為桃園三兄弟,他的威勢已經足夠。

  所以銀行的收購,他採取簡單直接的方式。

  他聯繫上張承忠、黃長贊二人,直接上門拜訪。

  在港島灣仔的海外信託銀行總部大樓裡。季宇寧見到了張承忠,黃長贊二人,按照他的要求,會談在三個人中進行。

  張黃二人對於季宇寧這位現金比他銀行所有的資產都多的大客戶來拜訪,自然是非常重視的。

  季宇寧首先開門見山提出要求,希望能夠收購海託旗下的華人銀行。海託銀行目前有三家持牌銀行,海託銀行,工.商銀行和華人銀行,季宇寧想得到其中一家,他實際上要的是銀行的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