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太史令觀史

“可我看到陛下帶著未央宮禁衛長李廣將軍跨界了!”

未央宮禁衛長巡查的區域就是未央宮,絕對不會跑到安樂宮去,更不會帶著禁衛軍團前去。

這幾乎相當於地方諸侯王帶著軍團兵臨長安城門之下,如果說對方是來護衛長安城保衛皇帝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還真少見,若要謀逆換朝,事情就相當常見了。

相應如何做出判斷不難。

未央宮謀逆安樂宮,這絕對是一樁大事件。

如果謀逆成功,那就是以下犯上,於道德和倫理所不容,如果謀逆失敗,那便是大漢江山換主人,又會重複高祖時代呂氏把權朝廷的混亂。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出現,那都是於國無利。

作為太史令,司馬太史令最厭惡這種事情,但作為歷史事件的見證者,他只能負責記錄,並無能力改變這一切。

“我看不清楚,我沒修行你們那個天視地聽術,我說太史令,你們什麼時候將這道術上繳藏書閣,如此也方便其他人修行學習!”

竇嬰同樣心煩意亂,但他沒有回應司馬太史令的問題,反而是借茬引到了其他問題上。

“這等術一旦鋪開,到時不知有多少人拿來四處亂瞅亂看,也不知道要流傳多少野史亂事出來,這不是我們派系的損失,而是會給後代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

司馬太史令一口回絕,這讓竇嬰連連嘀咕,大致就是說司馬太史令太過於會講大道理。

但多了這個茬,司馬太史令倒是沒有再過於徵求竇嬰的意見,而是極為嚴肅觀看著安樂宮方向所要發生的事情。

不論安樂宮那兒發生了什麼,他總歸是能獲得最終的結果,又將這樁大事完完整整記錄在史書上。

“建元二年,帝欲逆亂,被誅!”

“建元二年,帝逆亂,太皇太后薨!”

對於史書而言,過程不重要,只談結果。

這其中記載不論誰有什麼不得以的苦衷,也不論誰有什麼必須不可的理由,更不論誰有什麼滔天計劃,也不涉及人性之善惡,史官只做記錄,而一切則交予後人判斷。

有人覺得這麼做很對,有人認為錯誤,那都是後人的事情,畢竟他們記錄歷史並不是窺探未來,難於清楚將來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