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 作品

第317章 山陵五使





禮儀使之後,趙宗全又推舉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衛辰為鹵簿使,殿前司都虞侯沉從興為儀仗使,兵部員外郎顧廷燁為橋道頓遞使。





聽到趙宗全提出的人選,殿內眾大臣此時也都琢磨過味兒來了,看來新官家是要打定主意藉著這次任命山陵五使的機會,來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心腹了。





不過這本就是應有之義,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呢,何況是堂堂一國之君即位?自然提拔幾個自己人,做起事來才順手。





大臣們沒人吱聲,已經升格為皇太后的曹皇后卻是有些不大樂意了。





山陵五使,攏共才五個蘿蔔坑,除了山陵使早已定下是首輔韓章以外,其餘四使竟然全都是趙宗全屬意或親近之人,這怎麼能行!





曹太后當即就提出了異議,推薦禮部尚書田東昇為禮儀使,開封知府唐宓為橋道頓遞使。





趙宗全心裡雖然對曹太后此舉有些不滿,但畢竟剛剛即位,倒也不願真的與曹太后翻臉,只得故作大度地讓步,將橋道頓遞使一職交給了曹太后屬意的開封知府唐宓。





說起來,這本來也是趙宗全理虧。其它職位也就罷了,橋道頓遞使要負責從開封到皇陵一路上的交通後勤保障,涉及的庶務十分繁雜。





顧廷燁任官不久,而且還沒當過親民官,經驗不足,根本就不適合擔任這個職位。





如今既然曹太后提出來了,趙宗全自然沒有理由再硬推顧廷燁上位,只得選擇更為合適的開封知府唐宓,正好顯示自己的大度,給曹太后一個面子。





先帝薨逝未久,新君與太后就因為山陵五使的任命生了齷齪,雖表面上還是母慈子孝,但大臣們卻皆是看出了端倪,心裡也暗暗有了計較。





這時,韓章忽然發現,方才太后與新君爭論半天,申惟中的禮儀使、沉從興的儀仗使、顧廷燁的橋道頓遞使,太后都有所質疑,唯有衛辰的鹵簿使,太后未發一言,顯然是與新君一樣,認可衛辰的能力與人品。





一念及此,韓章不由眼睛微眯,在心底暗忖:“帝后之爭已是初見端倪,這小子倒是左右逢源,也不知日後又會站在哪一邊……”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