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3章 裁新衣




    程丹若閂上門,放下帳子,鑽進了被窩。



    兩個丫鬟都想著她上巳節出去,邂逅個青年才俊,搞定終身大事,可她全然是衝著業務去的。



    出門踏青,女眷們難免有個扭傷、跌傷、頭暈什麼的,乃是她開展業務的最佳機會。



    其他大夫還不會和她搶生意。



    機會難得,她囿於內宅,幾乎沒有賺錢的辦法,不能白白錯過。



    阿彌陀佛,希望今年能結識幾個有錢有身份的太太小姐,今後她若獨立出去,也能憑藉這份人脈混飯吃。



    *



    天一日日暖和起來,新衣裳也做好了。



    三月三那天,風和日麗,暖陽高照,眾人的興致都很高。



    服侍陳老太太吃藥用飯後,程丹若隨著黃夫人和兩位姑娘一道,坐上馬車,去郊外踏青遊玩。



    《周禮》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也就是拔除不祥,以香薰草藥沐浴的意思。流傳到今日,便成了在水濱飲宴,採摘芳草。



    因有大量女眷出門,河邊的芳草之地,早早用絹紗圍出了步障。不好拋頭露面的太太小姐們,就在這裡頭飲酒作樂。



    馬車停在山下,兩個丫鬟跳下車,攙扶黃夫人和兩位陳姑娘下來。



    入目所及,已經看不見十五歲以上的男丁,來往的都是丫鬟、媳婦,最多夾雜一二童子。



    “陳太太。”吳知府的太太用官話招呼,熟稔地與黃夫人打招呼,“這是柔娘和婉娘吧,好久不見,出落得愈發好了。”



    兩個陳姑娘恭敬地福身:“吳太太好。”



    “這是我家秋娘。”吳太太介紹身邊十來歲的小姑娘。



    她上身是白綾對襟襖,下系一條淺綠緞子裙,髮間插一支金鑲寶石的草蟲簪,嬌俏可愛又不失貴氣。



    “陳家姐姐好。”吳秋娘大大方方問好,說得也是一口流利的官話。



    兩個陳姑娘還禮。



    吳太太攜了黃夫人,兩人一邊說一邊漫步,臉上都是難得的鬆快:“我瞧顧家的障子就在那邊,我們也去打個招呼。”



    照理說,松江的地界上,管民政的屬吳知府最大,管司法的就是陳老爺,兩位領頭的夫人不必對顧家這麼客氣。



    然而,留在老家的顧家族長雖然無官無職,卻有個在朝中做吏部侍郎的弟弟。



    不好好巴結,還想升職加薪嗎?



    顧家的帳子確實氣派,程丹若連做衣服都不能的絹紗,就好像不要錢的紙,圈了好大一塊地方。



    草坪上鋪了席子,置了矮几和蒲團,丫鬟們來來去去,提著攢盒果盤,將這臨時的野餐地拾掇得妥妥當當。



    “顧太太。”黃夫人熱絡地寒暄。



    “陳太太來了,快,這



    裡坐。吳太太身體可好些了,這會兒子乍暖還寒的,最容易傷風,可得保重身子。”顧太太不愧是顧氏聘娶的宗婦,容貌不見得多美,社交本事卻是一流,熱情周到的寒暄引得兩位太太都露出笑容。



    長輩們寒暄完,就輪到晚輩們見禮。



    陳柔娘、陳婉娘和吳秋娘問顧太太好,顧太太的兩個女兒蓮娘和蘭娘再問黃夫人和吳太太好,而後姊妹們之間再互相行個平禮。



    一時間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