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 作品

267年關

 
處理不好,嘉靖皇帝的板子最終不僅會落到方鈍頭上,也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嘉靖皇帝之所以選擇信任嚴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按照皇帝的意思辦事兒,還能把事兒辦好,在做好差事的時候還不會出紕漏,就算有紕漏也能很好的處理掉,絕不會讓皇帝分心傷神。

 
一句話就是,嚴嵩辦事能力很強,嘉靖皇帝很信任他。

 
“各部的銀子都提走了沒有?還有記賬還沒來得及提走的銀子嗎?”

 
嚴嵩這時候又問道。

 
還是隻有老一套的做法,那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把要交付給其他衙門的銀子扣下,先把年過了再說。

 
銀子畢竟不能自己長出來,就那麼多,關鍵就是怎麼分配的問題。

 
分配好了,事兒也就解決了。

 
只是讓嚴嵩失望的事兒,方鈍的回答很簡捷:“沒有。”

 
嚴嵩看了屋裡還在書案那邊忙碌的幾個書吏,開口就說道:“你們都先下去,不叫你們都不許靠近這屋子。”

 
聲音很蒼老,卻帶著足夠的威懾力,幾個書吏忙躬身施禮後快速退了出去。

 
待人都離開後,嚴嵩才用渾濁的雙眼看看徐階又看看方鈍,這才開口說道:“仲敏,你說實話,戶部真沒有銀子了?”

 
“真沒有了,閣老大人,有銀子我還會急成這樣嗎?眼看著還有半個月就到了,再不找到銀子,這年就沒法過了。”

 
方鈍就是因為沒地方摳銀子才會來到這裡,他很清楚,封衙前若是京官的銀子發不出去,都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子,直接跑去西苑鬧事兒都是有可能的。

 
皇帝不差餓兵,人家不管怎麼說也為朝廷做了一年,到頭來居然連過年的錢都沒有,你讓那些清流們怎麼活?

 
京官是牛皮,可是那也得看是否有實權。

 
掌握實權的人都懂的變通,他們也不會缺那點過年銀子。

 
清流們認死理,張口閉口就是聖賢之道,愛鑽牛角尖,平日就靠著俸祿過日子,年節上就看著宮裡的賞賜,拿不到銀子,後果不敢想象。

 
“存齋、仲敏,若是實在沒銀子了,那就只能寫份條子遞進宮裡,從太僕寺那邊先借七十萬兩銀子應急,明年稅款回來再補上。”

 
嚴嵩當然知道哪裡有銀子,現在要過眼前難關,只能動用那邊的銀子週轉。

 
借的,自然要還,那也是明年的事兒,今年過了再說。

 
實際上,嚴嵩出任首輔這九年來,一直做的就是這個工作。

 
找錢,維持宮裡和朝廷的用度。

 
他也不知道,在朝廷財政虧空成眼前這般田地,還能再支撐多久。

 
徐階在一旁沉默,沒有表態,只有方鈍微微點頭。

 
雖然不知道太僕寺常盈庫到底有多少銀子,可是他知道七十萬兩銀子不過就是常盈庫兩年的收入,肯定是有銀子的。

 
“存齋,你還有什麼不同意見嗎?”

 
沒有看到徐階表態,嚴嵩直接問道。

 
“沒有,一切以閣老之意馬首是瞻。”

 
回過神來的徐階連忙表態,雖然很想把嚴嵩拉下馬,可是現在大明朝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老狐狸自然很清楚,他應付不下來。

 
就像圍城裡說的,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外人只看到閣老的風光,卻不知道坐在位置需要擔負的責任。

 
“你寫條子,我來用印,馬上送進宮裡去。”

 
嚴嵩看到徐階和方鈍都不反對借用常盈庫的銀子,馬上就安排道。

 
.......

 
“去年還只借用了八萬兩銀子,今年一下子變成七十萬兩。”

 
西苑永壽宮中,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看著手裡剛剛送來的條子,這不是奏疏,只是內閣送來的請示。

 
看字跡,嘉靖皇帝一眼就能看出來,徐階寫的條子,後面蓋的卻是嚴嵩的章。

 
本以為江南加徵後,今年朝廷的財政可以緩上一口氣,沒想到虧空還在加劇。

 
嘉靖皇帝自然知道這七十萬兩銀子要怎麼分配,很多東西他只是不說,但不代表他不知道。

 
殿外腳步聲響起,不多時一個小內侍進來稟報......